年產20000噸鑄鋼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17-04-13作者:來源:點擊: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項目概況
1.1.1項目名稱
1.1.2建設性質
1.1.3項目建設單位
1.1.4項目建設地點
1.1.5建設期限
1.1.6建設規模與內容
項目總占地面積15畝,總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其中生產廠房5000平方米,辦公樓600平方米;購置中頻電爐、行車、退火窯、混砂機等設備;配套道路600平方米、綠化100平方米、給排水系統、電氣系統、消防系統等輔助設施。
1.1.7投資規模及資金來源
1.1.8項目效益
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20000噸鑄鋼件生產線,正常年份銷售收入12000.00萬元,年均實現利潤總額389.60萬元,年均營業稅金及附加13.22萬元,年均增值稅200.33萬元,年均企業所得稅88.55萬元,年均凈利潤292.20萬元,所得稅后凈現值719.24萬元,稅后內部收益率為24.31%,總投資收益率32.47%,投資利稅率51.93%,盈虧平衡點64.87%,投資回收期5.28年(含建設期)。
1.2項目編制依據與編制范圍
1.2.1項目編制依據
1.2.2編制范圍
1.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第二章 項目背景與投資的必要性
2.1項目提出的背景
2.1.1政策背景
2.1.2項目背景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項目的建設是開發項目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要
2.2.2項目的建設是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需要
2.2.3項目建設是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的需要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3.1市場分析
3.1.1市場現狀分析
3.1.2市場前景分析
我國鑄鋼件行業發展比較早,從建國開始就就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鑄鋼件生產廠家 ,不過我國鑄鋼件的質量水平正如我國鋼鐵水平一樣,每年的產量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然而質量卻只是中流水平。如何提高我國鑄鋼件行業的整體質量呢?讓我國從鑄鋼件大國向鑄鋼件強國轉變呢?首先要克服現實的能源、資源、人才瓶頸和環境問題的困擾,必須抓住機遇,利用高技術提升鑄件質量,扭轉中國鑄件在國際市場上技術含量不高、價格低廉的形象。要扶持一批具有優勢的鑄鋼件企業使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帶動中國鑄件出口的龍頭企業。
3.2目標市場與營銷策略
3.2.1目標市場
3.2.2營銷策略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4.1建設條件
4.1.1地理位置
4.1.2自然資源
4.1.3氣候天氣
4.1.4自然條件
4.1.5交通條件
4.1.6社會經濟
4.2廠址選擇
4.2.1廠址選擇原則
1、節約用地,少占耕地。建設用地因地制宜,優先考慮利用荒地和空地,盡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并力求節約用地。
2、減少拆遷移民。工程選址、選線應著眼于少拆遷,少移民,盡可能不靠近、不穿越人品密集的城鎮或居民區。
3、有利于廠區合理布置和安全運行。
4、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項目所在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4.2.2廠址選擇
第五章 工程技術方案
5.1項目組成
5.2指導思想與原則
5.3產品方案
5.3.1產品介紹
5.3.2產品方案
5.4工藝技術方案
5.4.1生產工藝技術選擇的原則
5.4.2鑄鋼的鑄造工藝特點
鑄鋼的機械性能比鑄鐵高,但其鑄造性能卻比鑄鐵差。因為鑄鋼的熔點較高,鋼液易氧化、鋼水的流動性差、收縮大,其體收縮率為10~14%,線收縮為1.8~2.5%。為防止鑄鋼件產生澆不足、冷隔、縮孔和縮松、裂紋及粘砂等缺陷,必須采取比鑄鐵復雜的工藝措施:
1、由于鋼液的流動性差,為防止鑄鋼件產生冷隔和澆不足,鑄鋼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澆注系統的結構力求簡單、且截面尺寸比鑄鐵的大;采用干鑄型或熱鑄型;適當提高澆注溫度,一般為1520℃~1600℃,因為澆注溫度高,鋼水的過熱度大、保持液態的時間長,流動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澆溫過高,會引起晶粒粗大、熱裂、氣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狀復雜的鑄件,其澆注溫度約為鋼的熔點溫度+150℃;大型、厚壁鑄件的澆注溫度比其熔點高出100℃左右。
2、由于鑄鋼的收縮大大超過鑄鐵,為防止鑄件出現縮孔、縮松缺陷,在鑄造工藝上大都采用冒口和、冷鐵和補貼等措施,以實現順序凝固。
此外,為防止鑄鋼件產生縮孔、縮松、氣孔和裂紋缺陷,應使其壁厚均勻、避免尖角和直角結構、在鑄型用型砂中加鋸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心型芯和油砂芯等來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讓性和透氣性。
鑄鋼的熔點高,相應的其澆注溫度也高。高溫下鋼水與鑄型材料相互作用,極易產生粘砂缺陷。因此,應采用耐火度較高的人造石英砂做鑄型,并在鑄型表面刷由石英粉或鋯砂粉制得的涂料。為減少氣體來源、提高鋼水流動性及鑄型強度,大多鑄鋼件用干型或快干型來鑄造,如采用CO2硬化的水玻璃砂型。
5.4.3工藝流程
5.5設備方案
5.5.1設備選型原則
5.5.2主要設備選型
5.6工程方案
5.6.1設計要求
5.6.2設計規范和標準
5.6.3車間布置的形式
5.6.4生產廠房設計
5.6.5消防系統
5.6.6通風及空調
第六章 總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
6.1總圖布置
6.1.1總圖布置方案的要點
6.1.2總平面布置
6.1.3豎向布置
6.2場內外運輸
6.2.1廠區運輸設計的要求
6.2.2道路布置要求
6.3公用輔助工程
6.3.1給排水
6.3.2供配電系統
1、用電負荷
加工廠用電負荷為電阻、電感性負荷,平均自然功率因數為0.81。
生產用電根據用電負荷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按“工業與民用供電系統設計規范”確定負荷等級為一級。
2、供配電系統
變配電室以放射式向動力配電箱供電,動力配電箱以放射式和枝干式相結合的方式向各類用電器供電。
動力干線用VV型電力電纜沿電纜溝敷設,局部沿橋架敷設。
動力支線用BV—500塑料銅鋅線穿鋼管沿地敷設。
6.3.3廠區綠化
第七章 節能、節水措施
7.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7.1.1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劃
7.1.2產業政策和準入條件
7.1.3行業標準、規范,技術規定和技術導則
7.2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7.2.1能耗狀況
7.2.2能耗指標分析
7.3節能措施
7.3.1生產工藝節能
7.3.2資源綜合利用方案
7.3.3總圖運輸
7.3.4建筑節能
7.3.5給排水
一方面,本項目采用全套循環用水系統。本項目建設有獨立的進水處理和出水處理系統,盡可能實現水的多次循環使用,保證廢水達標排放,做好節水工作。
另一方面,選用國家推廣應用的新型管材,以降低能耗、減少水量滲漏及水質污染。生活給水管采用PP-R,PE給水塑料管、排水管采用PVC-U,HDPE排水塑料管,衛生器具選用節水型產品,各類產品均符合國標《節水型產品技術條件及管理通則》GB/T18870的要求。對各生產環節新水用量、循環補充水量、生活用水均安裝水量計量裝置,隨時監控,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水泵等耗電設備選用耗電量低的節能設備。
7.3.6通風和空調節能
7.4節水措施
7.5節約土地
第八章 環境保護
8.1環境保護執行標準
8.1.1環境質量標準
8.1.2污染物排放標準
8.1.3執行標準
8.2環境和生態現狀
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8.3.1建設期對環境的影響
8.3.2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
8.4環境保護措施
8.4.1建設期污染防治措施
8.4.2運營期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水治理
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網系統。
2、噪音治理
本項目較強噪聲源自機器設備等,可加裝空氣動力性消聲器、消聲罩和減震隔音室,同時經過距離衰減和隔離帶吸音等措施,使噪聲衰減10dB左右,廠界噪聲值可達到標準。對于一般機械設備,可以采取基礎減震、局部隔離、局部粘貼吸音材料、廠區種植降噪植物等措施。使廠界噪音達到晝間60dB(A)、夜間50dB(A)以下。
3、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
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鐵屑、邊角廢料等工業固體垃圾,應及時收集,定點存放,最終出售給當地的金屬回收公司。
4、生活固體垃圾處理
對于廠區內產生的生活垃圾,要及時收集,分類定點存放,有回收利用價值的交廢品收購部門,純垃圾(含污水處理污泥)及時運至當地垃圾站處理或自行進行衛生填埋。
5、全廠綠化措施
種植樹木以常青樹為主,清潔的環境有益于工廠的正常生產和工人的身心健康,綠化的總體布局應合理、科學。廠房周圍應綠化,宜鋪植草坪,廠房與草坪間有一個水泥隔離帶;盡量減少廠區內的露土面積。綠化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小氣候,凈化空氣,起滯塵、殺菌、吸收有害氣體和提供氧氣的作用。不能綠化的道路應鋪成不起塵的硬化路面,暫時不能綠化的空地也應采取措施,杜絕塵土飛揚。綜上所述,本項目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均得到合理處置,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8.5環境監測與環保機構
8.6公眾參與
8.7環境影響評價
第九章 勞動安全衛生及消防
9.1勞動安全衛生
9.1.1設計依據
9.1.2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分析
9.1.3安全衛生防范措施
9.2消防安全
9.2.1設計主要依據
9.2.2消防原則及措施
第十章 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10.1組織機構
10.2人力資源配置
10.2.1工作制度
10.2.2勞動定員
10.2.3人員來源
10.2.4人員培訓
10.3項目管理
10.3.1財務管理
10.3.2設備物資管理
10.3.3工程管理
第十一章 項目實施進度與招投標
11.1實施進度
11.2招投標
11.2.1概述
11.2.2招標組織形式
11.2.3招標方式
招標方式可分為公開招標、邀請招標兩種類型。
公開招標又稱無限競爭性招標。是指招標單位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發布招標廣告凡具備相應資質,符合投標條件的單位不受地域和行業限制均可以申請投標。
這種招標方式的優點是,業主可以在較廣的范圍內選擇承包實施單位,投標競爭激烈,因此有利于將工程項目的建設任務交給可靠的承包商實施,并取得有競爭性的報價。但其缺點是,由于申請投標人的數量多,一般要設置資格預審程序,而且評標的工作量也較大,因此招標的時間長、費用高。因此通常大型工程項目的施工采用公開招標方式選擇實施單位,尤其是使用國債資金建設的工程項目,都必須按照規定通過國際或國內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承包商。
為了在較大的范圍內選擇施工單位,節約投資成本,本項目建議采用公開招標方式。
11.2.4招標基本情況表
第十二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2.1投資估算
12.1.1編制依據
12.1.2編制方法
12.1.3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由建設投資、投資方向調節稅和建設期利息組成,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分別估算,并匯總為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其中建設投資又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及預備費。
1、工程費用
工程費用合計794.63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350.43萬元,設備購置、安裝費444.20萬元。
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其他費用、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其中固定資產其他費用包括前期開辦費、可研報告編制費、建設單位管理費、設計費、監理費、招標費等,按照相關行業費用計提標準,共計16.69萬元;
無形資產包括土地費用,本項目占地15畝,租賃費每畝3000元/年,土地租賃費用4.50萬元。
合計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為21.19萬元。
3、工程建設預備費
工程建設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根據行業有關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基本預備費按照工程費用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的5%進行估算,不計漲價預備費,則工程建設預備費估算為40.78萬元。
12.1.4流動資金估算
12.1.5投資估算結果
12.2資金籌措
第十三章 財務評價
13.1財務評價依據及范圍
13.2基礎數據及參數選取
13.3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13.3.1年銷售收入估算
13.3.2產品總成本及費用估算
13.3.3利潤及利潤分配
13.4財務分析
13.4.1財務盈利能力分析
13.4.2財務生存能力分析
13.5不確定性分析
13.5.1盈虧平衡分析
13.5.2敏感性分析
13.6財務評價結論
經計算,本項目各項財務盈利能力指標較好,總投資收益率為32.47%,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為24.35%,所得稅后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4.31%,高于設定12%的財務基準收益率,財務凈現值為719.24萬元遠大于0,全部投資回收期為5.28年(含建設期);財務生存能力分析顯示企業有一定的財務生存能力;不確定性分析顯示本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財務上是可行的。
第十四章 結論與建議
14.1結論
1、該項目符合國家政策,符合產業發展規劃,并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項目工藝及技術裝備選擇先進、適用、可靠,內部收益率高,抗風險性強,規模經濟效益顯著,對環境影響較小,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動向,顯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20000噸鑄鋼件生產線,正常年份銷售收入12000.00萬元,年均實現利潤總額389.60萬元,年均營業稅金及附加13.22萬元,年均增值稅200.33萬元,年均企業所得稅88.55萬元,年均凈利潤292.20萬元,所得稅后凈現值719.24萬元,稅后內部收益率為24.31%,總投資收益率32.47%,投資利稅率51.93%,盈虧平衡點64.87%,投資回收期5.28年(含建設期),本項目建設在經濟上可行。
3、項目嚴格執行“按同時”,并突出清潔生產,其實施環境影響小,不會對項目區造成污染。
4、該項目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本區規劃,又能形成本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項目關聯度高,能帶動當地建筑業、建材工業、運輸業以及當地賓館餐飲服務業等相關行業的共同發展,并解決大批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有利于積極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并維護社會穩定,項目社會效益顯著,同時項目生產堅持清潔生產路線,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由此可見,該項目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項目的建設實施是十分必要的,建設方案可行。
14.2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