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論
1.1項目概況
1.1.1項目名稱
1.1.2建設性質
1.1.3建設單位
1.1.4建設地點
1.1.5建設期限
1.1.6建設內容
項目總用地面積139429.2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6534.71平方米,其中工業廠房建筑面積155143.03平方米,辦公建筑面積1224.72平方米,配套設施建筑面積166.96平方米;商業建筑 面積13671.17平方米;同時配套區內供水、供電、消防、暖通、道路、綠化等輔助設施。
1.1.7投資規模及資金構成
項目總投資:35000.00萬元,全部為建設投資。其中工程費用32331.08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002.25萬元,預備費用1666.67萬元。
1.1.8資金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35000.00萬元,所需資金申請國內銀行貸款23000.0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自籌12000.00萬元。
1.1.9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2編制依據及可研報告研究范圍
1.2.1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2.2研究工作范圍
1.3綜合評價和論證結論
1.3.1綜合評價
1.3.2結論
本項目建設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符合新鄉市產業發展。根據測算,項目在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基礎上,本項目各項經濟指標均高于基準指標,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財務評價可行,項目采取了多種綜合措施,基本不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可行。
1.4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4.1問題
1.4.2建議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項目背景
2.1.1政策背景
2.1.2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2.1.3項目提出的理由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項目的建設是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的需要
2.2.2項目的建設是集約利用經濟發展新模式的需要
目前,“用地難”是困擾各地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面對日益減少的耕地,國家將采取更為嚴格的措施對土地供給和投資加以調控,并從工業導向、投資密度、用地規模和投入產出率等方面對用地項目實行嚴格控制。在2004年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中,就明確提出“在開發區(園區)推廣多層標準廠房”,努力提高利用率和建筑容積率。為順應國家土地調控的新形勢,河南省政府正式出臺了《關于節約集約用地推進標準廠房區建設意見的通知》,規定從2006年9月份開始,河南省將強力推進標準廠房區建設。從沿海各地的具體實踐來看,建設標準廠房,向“空間要土地”,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強度,提高用地審批效率,提高招商引資效率,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顯然是有效利用土地最為可行的辦法之一,同時也必將成為今后經濟發展的一種模式。
2.2.3項目的建設是加快整個產業集聚區啟動的需要
2.2.4項目的建設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投資強度的需要
2.2.5項目的建設是進一步加快產業集聚區發展的需要
2.2.6項目的建設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2.2.7項目的建設是再就業工程需要
第三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3.1項目區概況
3.1.1項目區概況
3.1.2地理位置
3.1.3氣候條件
3.1.4自然資源
3.1.5區位交通
3.1.6社會經濟
3.2廠址選擇
3.2.1選擇原則
3.2.2廠址位置
第四章 項目建設方案
4.1建筑設計指導思想與原則
工業廠房一期建設項目設計上,力求在總體規劃中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效益綜合優化,使工業廠房區域內達到功能合理、投資經濟、節能省地、分期滾動發展,而又相對完整。使新鄉市鳳泉湖實業有限公司工業廠房的發展具有科學性、現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
根據工業廠房的場地條件與環境特點,設計強調“景觀工廠”為主題,建筑設計尋求簡潔、清晰的布局結構,建筑追求群體空間與道路、綠地環境的融合。樹立建設環境先行的理念,使軸向面布局與組團式結構作到有機結合,功能分明,同一功能的建筑力求集中緊湊。實現廠區環境生態化,景觀園林化,建筑功能現代風格化、立體造型藝術化,使工業廠房廠區管理信息現代化。
4.2項目總體規劃方案描述
4.3建設方案
4.3.1總體設計思想
4.3.2設計依據及設計標準
4.3.3建筑設計
4.4建筑構造及材料
4.4.1工業廠房
4.4.2辦公及商業
4.4.3結構設計
4.5配套設施
4.5.1給排水
4.5.2供電
4.5.3消防
4.5.4通訊網絡系統
4.5.5綠化工程
第五章 節能、節水措施
5.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5.1.1原則和標準
5.1.2規范和依據
5.1.3能耗指標
5.2節能措施
5.2.1建筑節能
針對目前中國建筑高能耗、低能效的問題,建設部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建筑節能工作的重點工作領域。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建筑節能根據國家《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本項目通過以下措施達到廠房的節能。
1、采用新型節能墻體和屋面的保溫、隔熱技術與材料;
2、采用節能門窗的保溫隔熱和密閉技術;
3、采用集中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
4、采用建筑照明節能技術與產品,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系統和稀土三基色熒光燈,基本不用白熾燈。
5.2.2節電措施
5.3節水措施
5.4節約土地
土地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在利用土地資源時,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行業部門規定的建設用地指標,根據建設內容、規模和建設方案,按照國家有關節約土地資源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同時在建設過程中,根據當地總體規劃以及規劃部門對本項目地塊的控制性指標,本著經濟適宜、綜合利用的原則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合理使用土地,提高綠化率,改善整體環境,節約用地、節能、節電、節水,力爭通過綠色建筑認證。
第六章 環境保護
6.1環境影響
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2.1建設期對環境的影響
6.2.2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
6.3環境保護措施
6.3.1建設期污染防治措施
6.3.2運營期污染防治措施
6.4環境影響評價
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省、市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環境保護“三同時”原則,施工期環境影響屬于短期影響,施工過程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后對環境無影響。本項目采用的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極少,經過處理后,不會對周圍環境及自身產生破壞性影響。
第七章 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
7.1勞動安全衛生
7.1.1設計依據
7.1.2勞動安全
7.1.3職業衛生
7.2消防安全
7.2.1設計主要依據
7.2.2消防原則及措施
第八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
8.1組織機構
8.1.1項目組織
8.1.2組織管理機構
8.1.3機構職能
8.2人力資源配置
8.2.1勞動定員
8.2.2人員來源
8.2.3人員培訓
8.3項目管理
8.3.1財務管理
根據財務管理制度,公司制定了嚴格的項目財務管理辦法。
1、根據項目建設計劃所規定的建設內容認真編制財務計劃。
2、項目資金使用計劃必須根據項目文件確定的項目建設內容、費用及成本開支等,參照各種消耗定額編制。
3、資金籌措計劃必須說明每年從哪些渠道取得多少資金。
4、項目資金的動用,必須按照財務管理辦法加強管理,做到?顚S。
8.3.2設備物資管理
8.3.3工程管理
第九章 項目實施進度及實施保障
9.1項目實施內容和建設階段
9.1.1項目實施原則
9.1.2項目實施內容
(1)準備工作: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評估、論證、批復、招投標、方案設計等。
(2)勘察設計:測量勘察、初步設計及審批、施工圖設計。
(3)施工階段:設備采購、落實協作關系、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與調試等。
(4)竣工驗收:試運轉、交工驗收。
9.1.3項目建設階段
9.2建設工期安排
9.3實施保障
9.4項目管理
9.4.1加強建設管理
9.4.2加強項目投資管理
項目的投資控制著重是在承發包階段和施工階段采取有效措施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把工程造價控制在預算造價限額以內,以求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建設過程中,首先確定造價控制目標,制定工程費用支出計劃并付諸實施,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對其進行跟蹤檢查,收集有關反映費用支出的數據,將實際費用支出額與計劃費用支出額進行比較,發現實際支出額與計劃支出額之間的偏差,并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證造價控制目標的實現。
9.4.3加強質量管理
9.4.4加強工程進度管理
9.4.5加強合同管理
9.4.6加強協調管理
9.4.7加強安全建設管理
第十章 招標方案
10.1招標范圍及招標組織形式
10.2招標方式
10.3招投標相關要求
10.4評標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和資格要求
10.5招標備案
10.6項目招標招標基本情況表
第十一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1.1投資估算
11.1.1投資估算范圍
11.1.2編制依據
11.1.3編制方法
11.1.4建設投資總額
建設投資又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及預備費。
1、工程費用
工程費用合計32331.08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28961.67萬元,設備購置費3208.96萬元,安裝費160.45萬元。
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主要包括可研報告編制費、建設單位管理費、勘察設計費、監理費、招標費等,按照相關行業費用計提標準,共計1002.25萬元。
3、工程建設預備費
工程建設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根據行業有關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基本預備費按照工程費用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的5%進行估算,不計漲價預備費,則工程建設預備費估算為1666.67萬元。
11.1.5投資估算結果
本項目總投資為35000.00萬元。全部為建設投資。其中:工程費用32331.08萬元,占總投資的92.38%;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002.25萬元,占總投資的2.86%;預備費用為454.55元,占總投資的4.76%。
11.2資金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35000.00萬元,所需資金申請國內銀行貸款23000.0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自籌12000.00萬元。
11.2資金籌措
第十二章 財務評價
12.1財務評價依據
12.2財務評價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
12.3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12.3.1年營業收入估算
12.3.2產品總成本及費用估算
12.3.3利潤及利潤分配
12.4財務分析
12.5盈虧平衡分析
12.6財務評價結論
經計算,本項目各項財務盈利能力指標較好,總投資收益率為21.12%,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為15.84%,所得稅后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5.14%,高于設定12%的財務基準收益率,財務凈現值為6702.58萬元,遠大于0,全部投資回收期為7.72年(含建設期);財務生存能力分析顯示企業有一定的財務生存能力;盈虧平衡分析顯示本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財務上是可行的。
12.7社會效益
第十三章 風險分析
13.1風險分析說明及依據
13.1.1風險分析說明
13.1.2風險分析依據
13.2項目主要風險因素識別
13.2.1經營風險因素
本項目經營風險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風險
公司的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需要不斷完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式和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下,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完善程度將會影響公司的經營。
2、內部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不健全的風險
企業內部激勵機制的不完善將可能影響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經營的投入程度,約束機制不夠健全可能使經營者權利得不到有效的監督而導致項目整體經營產生風險。
13.2.2財務風險
13.3項目風險程度分析
13.4項目風險防范和降低風險對策
13.4.1防范經營風險對策
13.4.2防范財務風險對策
第十四章 結論與建議
14.1可行性研究結論
本項目建設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符合新鄉市和鳳泉區產業發展。根據測算,項目在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基礎上,本項目各項經濟指標均高于基準指標,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財務評價可行,項目采取了多種綜合措施,基本不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可行。
14.2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問題
企業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只有企業加強管理,樹立企業品牌,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經濟效益。同時,項目建設必須在當地政府的有效指導下,長期認真的開展工作,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基礎工作。建設資金風險
資金不足或資金來源中斷將導致整個項目工期的拖延,從而影響項目的正常投產。
2、建議
(1)建設單位加強與國內外大型集團聯合開發合作,創立優勢名牌,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2)進一步加強市場調研和銷售網絡建設工作,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3)項目投產以后,建設單位應加強內部管理,盡量降低成本,使企業擁有更大范圍的調控價格能力。
(4)努力拓寬項目融資渠道,爭取銀行的資金支持,落實自籌資金遼源,以防范和降低資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