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紅線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17-07-04作者:來源:點擊:
第一章 總 論
1.1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
1.1.1項目名稱
1.1.2項目類型
1.1.3項目承辦單位
1.1.4建設期限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據與范圍
1.2.1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
3、《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
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5、《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6、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本項目的各種技術資料、項目方案及基礎材料;
7、《關于組織申報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通知》;
8、國家有關部門關于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范和要求。
1.2.2研究工作范圍
1.3項目建設地點
1.4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
本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辦事處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紅線外配套基礎設施內容:
1、電纜通道土建工程;2145m;
2、電纜通道安裝工程;
3、雨污水系統:鋪設雨污管線2000米長,雨污管線鋪設時,需拆除和修復基地西、北圍墻1300米;
4、紅線外修主干道:新延路路面寬度將由目前的13米增加至23米,快慢車道將進行分離,加人行道
,路面加設綠化帶,約800米。
1.5項目投資與資金籌措
1.5.1項目投資
項目總投資1700.00萬元,其中工程費用1575.0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46.25萬元,預備費用78.75
萬元。
1.5.2資金籌措
1.6項目效益分析
1.7研究結論
辦事處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紅線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作為棚戶區改造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
分,其本身并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其主要效益主要體現在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工程的建設較大程度的改善了棚戶區的環境和城市狀況,有助于新的社區景觀形成,完善了城市功
能,對進一步發展新鄉經濟起到了應有的保障作用。同時,本工程的修建為改善優化城區的投資環境
、加快城市化進程創造了有利條件,城市品位的提高將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和促進作
用。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2.1項目建設背景
2.1.1棚戶區改造背景
2.1.2工作進展情況
辦事處棚戶區改造項目于2015年1月21日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完成基坑支護、樁基檢測、基槽驗收、褥石墊層和筏板基礎混凝土墊層卷材防水的施工、住宅樓基礎施工。目前1#、2#、3#、5#正在施工主體三層,9#、10#正在施工主體一層。
2.1.3新延路提升改造背景
2.2項目建設必要性
1、改善棚戶區改造區域電力設施的需要
電力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關系到人民生活,關系到社會穩定。電網安全是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電網安全和電力有序供應,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電纜規劃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體現行業規劃的宏觀性和指導性,堅持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電網的技術創新,以確保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項目建設電纜通道,是保證棚戶區改造居民電力設施完善的需要。
2、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必然要求
只有實施符合城市總體布局的道路骨架,才有城市基礎設施完善,電纜通道、雨污水系統以及道路升級改造的實施,從考慮城市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加強并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來看,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勢在必行。城市建設是現代經濟的支撐點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城市建設強有力的支持和拉動。
第三章 建設條件分析
3.1項目區概況
3.2地理位置
3.3氣候條件
3.4自然資源
3.5交通條件
3.6社會經濟
第四章 總體規劃方案
4.1設計依據
4.2電纜通道設計
4.3雨污系統配套系統
4.4新延路改造
第五章 工程建設方案
5.1總體建設方案
1、電纜通道土建工程;2145m;
2、電纜通道安裝工程;
3、雨污水系統:鋪設雨污管線2000米長,雨污管線鋪設時,需拆除和修復基地西、北圍墻1300米;
4、紅線外修主干道:新延路路面寬度將由目前的13米增加至23米,快慢車道將進行分離,加人行道,路面加設綠化帶,約800米。
5.2電纜通道土建及安裝工程
5.2.1施工方案及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磚砌溝及溝槽土方開挖→制作電纜支架→支架刷底漆→安裝電纜支架及接地線→補底漆及刷面漆→清理電纜溝→電纜敷設→絕緣測試→電纜溝蓋蓋板→通電調驗后投入運行。
2、磚砌電纜溝溝及直埋段溝槽土方開挖
磚砌電纜溝長2145m,寬1m,深1.2m。溝壁砌磚時做好支架的預埋,第一排支架距溝底10-15cm,第二排距第一排35cm,第三排距溝頂35cm,支架長70cm,水平間距1.5m。直埋段溝槽寬90cm,深1.0m。
3、電纜支架制作及安裝
電纜支架制作好后,應即時除銹及清理污垢,并刷防銹漆和面漆。油漆的工作粘度,必須加以控制,使其在涂刷時不流墜、不顯刷紋為宜。涂刷過程中,不得任意稀釋。
電纜溝支架水平安裝施工時采用16#鐵絲拉直安裝,隨坡度保持一直線,并在一側支架上端各敷設一根-40×4扁鋼作為接地母線,電纜支架及接地母線應安裝牢固,無顯著變形,焊縫均勻平整,焊縫長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裂紋、咬邊、氣孔、凹陷、漏焊等缺陷,焊后應做好防腐處理。
4、電纜敷設
1)電纜敷設前,原先預埋橫穿電纜溝內的小電纜必須做特別處理,接近溝底的電纜兩頭橫向延伸開挖,將電纜盡量壓向溝底,接近地面的電纜盡量抬起,使電纜能夠順利從溝里通過。
2)電纜敷設時,放線架放置必須穩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量和寬度相配合。敷設前應按設計和實際路徑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合理安排每盤電纜,減少電纜浪費。在帶電區域內敷設電纜時,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施工方案后方可進行施工。電纜敷設時,不應損壞電纜溝、和井室的防水層。并聯使用的電力電纜其長度、型號、規格宜相同。
3)電纜敷設時,應先在電纜盤上對電纜進行絕緣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并及時裝設標志牌,放電纜時分段分根施工,每人肩扛長度約1-1.5m,當放到50-70m時,再回到起點放50-70m圈起來,以此類推向前推進,端頭部位用導聯向前拉,如當天不能放完的電纜,應對電纜頭進行防潮處理,對已放完的電纜也要做好防潮處理。
4)電纜與電纜之間應保持有30~50MM間距。電纜敷設排列應整齊,水平敷設的電纜,首尾兩端、轉彎兩側及每隔5~6米處采用尼龍扎線帶進行固定。電纜起點及終點的預留長度為配電箱周長的一半。
5)電纜與配電箱開關端子壓接時,應采用與電纜相同規格的線鼻子進行壓接,具體施工應符合規范規定。電纜支架及電纜保護鎧必須與接地線或PE線可靠連接。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隧道及人井內等地方,電纜上應裝設標志牌。
6)電纜進入電纜溝、建筑物、盤(柜)以及穿入管子時,出入口應封閉,管口應密封。電纜敷設完畢后,應及時清除雜物,蓋好蓋板。必要時,尚應將蓋板縫隙密封。
7)電纜穿管時,管道內部應無積水,且無雜物堵塞。穿電纜時,不得損傷護層,可采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粉)。電纜排管在敷設電纜前,應進行疏通,清除雜物。穿入管中電纜的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入鋼管內,同一回路不得分開穿管。
8)直埋電纜的埋置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7m。在引入建筑物、與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繞過地下建筑物處,可淺埋,但應采取保護措施。
9)直埋電纜的上、下部應鋪以不小于100mm厚的沙層,并加蓋紅磚,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沙子中不應有石塊或其它硬質雜物。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0~100m處、電纜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直埋電纜回填前,應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靥钔翍謱雍粚。
10)電纜終端及接頭制作時,應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在室外制做6kV及以上電纜終端與接頭時,其空氣相對濕度宜為70%及以下;當濕度大時,可提高環境溫度或加熱電纜。制做塑料絕緣電力電纜終端與接頭時,應防止灰塵、雜物落入絕緣內。做到不在霧或雨中施工,在施工現場應備有消防器材。
11)電纜線芯連接金具,應采用符合標準的連接管和接線端子,其內徑應與電纜線芯緊密配合,間隙不應過大;采用壓接時,壓接鉗和模具應符合規格要求,電力電纜接地線應采用銅編織線。剝切電纜時不應損傷線芯和保留的絕緣層。附加絕緣的包繞、裝配、熱縮等應清潔。
12)剖開導線絕緣層時,不應損傷芯線;芯線連接后,絕緣帶應包纏均勻緊密,其絕緣強度不應低于導線原絕緣層的絕緣強度;
電纜工程施工后,應進行各回路的絕緣檢查,絕緣電阻值應符合現行規范規定,并應作好記錄。
5.2.2成品保護
5.2.3質量保證及管理的措施
5.2.4質量標準
5.2.5安全及注意事項
5.3道路工程技術方案
5.3.1建設規模
5.3.2平面線位走向
5.3.3縱斷面設計
5.3.4橫斷面布置
5.3.5路基設計
依照縱斷面設計,在保證土方基本平衡的條件下確定路基標高。道路位于居民點處,必須清除建筑垃圾;位于農田處,必須挖除耕植土不小于30cm。
當路基處于潮濕、過濕狀態時,應對其處理,根據地下水位情況要求路基干濕類型達到干燥或中濕,并應及時排除積水。
填方段須先清除表層耕植土及雜填土,路基填筑材料采用土方回填。人工近期堆土和耕植土不可用,填料不得含有草皮、樹根及腐殖土。使土基回彈模量不小于30Mpa,因此本次設計對道路路床以下30cm范圍內采用石灰土(6%)改善處治。
(1)路基寬度
路基整體式斷面同道路橫斷面,人行道外側設0.5米加寬(單側)。
(2)路基邊坡
根據《路基設計規范》,結合當地筑路經驗,經穩定性驗算,填方路段路堤邊坡按1:1.5自然放坡,挖方路段路堤邊坡按1:1自然放坡。
(3)路基壓實度
路基的壓實度應同時滿足《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 37—90)和《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04)規定。路基分層壓實,其壓實度須符合規范要求,以采用重型壓實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為標準控制。要求填方土基表層0~80cm深度區壓實度大于95%;80~150cm范圍大于93%,挖方及零填方路段0~30cm范圍內大于95%。壓實度采用重型擊實標準。
(4)路基填料要求
路基填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填方路基應優先選用級配較好的礫類土,砂類土等粗粒土,填料最大粒徑小于150mm。淤泥、凍土、強膨脹土、有機質土及易容鹽超過允許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6)特殊路基處理
對沿路現狀溝河水系通過過路涵連接不予中斷,對沿路掩埋溝塘部分及軟土地基視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分別如下:
道路經過沿線溝、塘部分,當淤泥層厚度小于2米時,清淤再填筑路基,溝底設置30cm級配碎石,然后采用石灰處治土分層回填至路床底面,壓實厚度每層小于30cm;淤泥層厚度大于2米時,先清淤(1.5米以上),用直徑大于30cm塊石擠淤,再填筑路基;對一些近期還需保留的河道、溝渠采用臨時管道過渡,控制標高及樁位在實際施工中確定。
路基設計依據密實、均勻、穩定的原則。路槽底面土基設計回彈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25Mpa,特殊情況下得小于20Mpa,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采取換填措施提高土基強度。路基邊坡的坡度在填方路段為1:1.5,挖方路段為1:1。
5.4綠化工程技術方案
5.4.1景觀工程總體要求
5.4.2道路綠地設計
5.5雨污水系統
5.5.1雨污水管道施工
5.5.2混凝土基礎澆筑
在溝槽開挖接近尾聲時,應迅速做好管道基礎準備,迅速攤鋪碎石和澆筑混凝土基礎,不使溝底土基暴露時間過長,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砂礫墊層按規定的溝槽寬度滿堂鋪設、攤平、壓實。鋪設結束后,在鋪好的砂礫墊層上混凝土基礎;炷恋募壟溆捎匈Y質的試驗室試驗人員按設計規定的強度進行配合比設計,混凝土基礎澆筑采用鋼模板立模,管道基礎第一次澆筑成水平形狀,待安管后再澆管座;炷劣貌迦胧秸駝悠髡駥嵑,再用平板式振動器振平及抹平,基礎澆筑完畢后2小時內不得浸水,并進行養護。
5.5.3檢查井的砌筑施工
5.5.4排水管道嚴密性試驗
5.5.5溝槽回填施工
第六章 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
6.1依據及標準
6.1.1依據
6.1.2標準
6.2環境影響分析
6.2.1建設期環境影響
6.2.2運營期環境影響
6.3環境保護措施方案
6.3.1項目建設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6.3.2項目運營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對于汽車尾氣污染,可以采取沿道路一側設一條綠化降噪林,植被綠化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吸收有害氣體,改善小氣候,降低噪聲,美化環境的作用,給人們造成心理上的安全感。種植的喬、灌木的高度不小于1.5米,且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選擇葉茂枝密、粗壯、生長迅速的常綠樹種。
6.4環境監測與環保機構
6.5公眾參與
6.6環境影響評價
第七章 消防、安全衛生
7.1消防
7.2安全與衛生
第八章 項目管理
8.1項目組織
8.1.1項目建設期
8.1.2項目運營期
8.2組織實施
1、該項目由辦事處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紅線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負責組織實施,縣有關部門供技術指導,實行市場化運作。負責指導項目建設和質量問題并對全過程監督檢查。
2、施工全過程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程序設計并實施,建立檢查驗收制度。
3、該項目資金屬專項資金,?顚S,實行項目資金公示,縣級報賬制管理,單獨核算,統籌安排,接受審計、財政等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4、該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工程監理制,招投標制,項目管戶制,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8.4人員培訓
第九章 項目實施進度
9.1建設進度計劃安排
9.1.1建設工期
9.1.2建設進度安排
9.2實施計劃的施工方案
1、為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工程應采用專業隊伍,加大機械化施工進程。
2、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好路基排水防護設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路面工程則盡量安排在夏季,受冷氣候影響較小的土方工程可安排在冬季進行。
4、路面損壞的主要表現為路基凹陷和路面裂縫,所以控制工程質量的重點將是路基的防護工程。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在施工過程中應確保路基壓實度以及路面平整度和防滲要求,并做好路基排水工程,以免造成返工或混凝土板斷裂。
只要注意以上幾條,工程投資及時落實,抓緊施工,工程按期完工完全可以實現。
第十章 工程招標
10.1招標依據及原則
10.1.1工作依據
10.1.2工作原則
10.2招標組織管理與方式
10.2.1組織管理
10.2.2招標范圍
10.2.3招標方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和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辦法規定,項目建設必須實行公開招標。
招標形式可采用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代理或進行自行招標,自行招標時,必須達到國家關于自行招標對于招標單位的相關要求。在招標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國家和河南省的有關規定,堅持公開、公平、公正、誠信的原則,自覺接受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督、檢查,杜絕各種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
10.3投標、開標、評標和中標程序
10.4評標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和資格要求
10.5其它招標要求
第十一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1.1投資估算
11.1.1編制依據
11.1.2投資構成
11.2資金籌措
第十二章 社會評價
12.1社會影響分析
12.2項目與所在地區的互適性分析
12.3評價結論
綜上所述,擬建的項目對當地社會和經濟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本項目的建設有利于繁榮地方經濟,促進社會綜合事業的發展,改善當地水源質量,提高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和生活方便程度,社會效益顯著。
該項目可以改善辦事處棚戶區居民居住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各級政府的工作重心,也是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該項目實施將對項目區的居住環境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
該項目實施后,將對下一步建設棚戶區改造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力推進居民建設進度,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居民生活環境極大改觀。
該項目不僅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還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項目實施可以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方便居民生活,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環境,推動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
本項目的建設社會效益顯著,社會風險較小,社會評價可行。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
13.1結論
辦事處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紅線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作為棚戶區改造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并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其主要效益主要體現在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工程的建設較大程度的改善了棚戶區的環境和城市狀況,有助于新的社區景觀形成,完善了城市功能,對進一步發展新鄉經濟起到了應有的保障作用。同時,本工程的修建為改善優化城區的投資環境、加快城市化進程創造了有利條件,城市品位的提高將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因此,該項目的建設十分必要且可行。
13.2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