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200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項目
發布時間:2019-03-07作者:來源:點擊:
第1章 總 論
1.1項目概況
年產200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項目
新建
XXX科技有限公司
XXX產業集聚區
2016年4月——2018年12月
1、建設規模
項目占地714畝,總投資12.3億元,在XXX產業集聚區建設年產200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項目。
2、建設內容
項目總建筑面積286257.2平方米,其中標準廠房215460平方米,辦公樓33000平方米,宿舍10209.6平方米,餐廳12873.6平方米,職工活動中心(澡堂)650平方米,門房160平方米,配電室320平方米,鍋爐房100平方米,倉庫6720平方米,噴漆房5964平方米,展廳800平方米;購置BB型壁型室懸臂起重機、超聲波測厚儀、車床、電動板手、電動單梁起重機等生產設備2174臺(套、輛);并配套三通一平、廠區水電設施、道路、綠化、圍墻與大門、污水、雨水處理池、除塵器、消聲器等設施、電氣系統、給排水系統、消防系統、暖通系統等輔助工程。
項目總投資1230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03885.82萬元,建設期利息922.50萬元,流動資金18191.68萬元。所需資金申請國開行貸款12300.0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自籌110700.00萬元。
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200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正常年份銷售收入500000.00萬元,年均利潤總額6091.35萬元,年均凈利潤4568.51萬元,年上繳稅金9542.69萬元,所得稅后凈現值4224.75萬元,稅后內部收益率為5.32%,投資回報率4.95%,投資利稅率11.47%,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4.13%,盈虧平衡點68.78%,投資回收期16.51年(含建設期),可解決1500人就業,同時帶動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
1.2項目編制依據與編制范圍
1.3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本項目具有相當優越的基礎條件,項目產品市場優勢突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有利于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改造,社會效益明顯,推廣示范效應良好。項目設計方案科學合理,切實可行,財務效益好,償還能力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項目實施后,可吸納直接就業人數1500人,解決了XXX部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有利于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維護社會治安。項目實施后將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一批相關行業的發展。
(1)對于人類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災害,項目應采取投保的方式進行解決,盡量減少損失。
(2)建立穩定可靠的原料供應企業,從源頭上保證原材料的質量,減少由于原料質量不好或供應數量不足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3)實行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標準,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4)在生產中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產量和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過程中管理和制造成本。
(5)對市場要做進一步調研,廣開銷售渠道,加大市場營銷力度,率先占領市場,力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
第2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2.1項目建設背景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2項目的建設是推動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加快城鎮新建建筑節能、綠色健康發展的需要
綠色建筑是指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項目的建設充分推動發展綠色建筑,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內容,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貫徹實科學發展觀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時期的經濟增長點是指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和廣大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的新趨勢,加快發展市場需求量大、產業關聯度高、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產業和產品。從我國現實情況看,新的經濟增長點應具有以下特點:一要符合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有利于經濟增長的集約化;二要與市場需求結構及其變化趨勢相一致,需求量大;三要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產業關聯度高,可促進較多的相關產業發展;四要投資收效快,能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該項目具備上述特點和要求,對XXX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和作用,是項目區域經濟的又一重要增長點。
2.2.5 項目的實施是增加當地稅收,解決就業的需要
項目的建設不僅極大地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為河南的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綜合改革實驗區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而且將帶動當地機械加工、包裝運輸、廣告、貿易等行業的發展,不僅增加當地財政收入,還可安置1500多名人員,解決當地勞動就業,并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當地政府的稅收,對安定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有積極意義,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項目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第3章 市場分析
3.1項目產品分析
3.1.2產品特性描述
1、產品名稱
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
2、產品介紹
設計壽命為200年,所有鋼構件在油漆之前先進行拋丸處理,所有鋼構件預留維護空間,只有做好防腐和維護,可超過設計壽命。
快捷、不擾民—安裝快,五層以下一天可安裝完成,且現場無灰塵。
多功能、可遷移—可方便地改動墻體和門窗位置,容易變更房間的功能,當需要時整棟建筑可完好無缺的拆下來,異地重建。
3.1.4與傳統建筑相比,主要競爭優勢
(1)節約資源
(2)生態環保
(3)健康舒適
(4)技術先進
該項目綜合運用非電空調、空氣凈化及熱回收、建筑節能、鋼結構建筑、售后服務、合理能源管理的技術,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化建筑,建筑技術、產品質量獨有和安全可靠。
(5)工廠化程度高
XX綠色可持續建筑采用工廠化制造,工廠化率目標為93%,一天可建3-5層。而其他國家工廠化建筑的工廠化率一般不到40%。建一幢房子需要幾個月,并且均為低層或多層建筑。XX綠色可持續建筑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及速度,建設投資資金回籠快,土地閑置短。
(1)建造成本節。杭s50%;
(2)運行成本節。杭s80%;
(3)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6.5萬噸/100畝;
(4)減少城市負擔:減少50%的城市交通壓力;
3.2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
3.3市場需求預測分析
綠色可持續建筑具有占地少、速度快、成本低環保節能等諸多優點,公司正在通過XXX政府和安陽市政府對接,力爭在安陽市公租房、廉租房、城鎮化改造等項目中大力推廣。
3.4銷售預測和價格、產品競爭能力分析
3.5風險分析
第4章 項目建設條件及廠址選擇
4.1項目區概況
4.2廠址選擇
(1)節約用地,少占耕地。建設用地因地制宜,優先考慮利用荒地和空地,地勢干燥,通風良好,便于排除雨水及生活污水,水源可靠,水質良好,有可靠的電力供應,盡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并力求節約用地。
(2)有利于廠區合理布置和安全運行。
(3)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項目所在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項目選址位于XXX產業集聚區,廠區占地714畝,地形平整,水、電、路、通訊等暢通,建設條件較為便利。
本項目充分考慮生產線從原材料進廠、加工、安裝等各個環節的銜接,做到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和科學規劃、設計各生產車間,確保生產線流水程序合理規范科學。
第5章 項目建設方案
5.1建設指導思想與目標
5.2工程設計方案
5.2.2設計原則
5.2.3建筑設計
本著節約的原則,充分考慮場地的現有條件和土質構造情況,本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設計按天然地基設計,廠房采用磚混與鋼構相結合的結構,其余建筑采用鋼結構。
5.2.5主要建、構筑物工程一覽表
該項目總用地面積714畝。主要包括廠房、辦公及生活設施、綠化及道路等廠區配套設施建設。
5.3生產工藝及原材料供應
第一,須提前兩個月委托設計生產,并由工廠生產加工組裝的模塊;第二,綠色可持續建筑的基礎,在安裝前應提前施工完成;第三,現場組裝模塊。
由集裝箱在指定時間將模塊化的鋼柱、樓板、外墻圍護板等運至施工現場,由吊車將這些部件按編號順序至指定地面后,開始進行組裝。
5.3.2主要產品工藝流程
主板生產:下料→沖孔、成型→組裝→焊接→除銹→防腐→水泥地面制作→管線內置、配載、吊頂、涂料。
立柱、斜支撐生產:下料→沖孔、成型→組裝→焊接→除銹→防腐。
外墻生產:卷板展開→滾壓成型→預熱→涂膠→鋪棉→ 壓緊→切割→存放。
門窗生產:下料→組裝→焊接。
5.4設備方案
5.4.2主要設備來源
均選用國內先進設備,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招標,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所有招標信息均上網發布。
設備先進與否,決定著整套設備的先進程度,根據以上原則結合實際情況,本項目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的生產技術,購置產品生產線及輔助設備。
5.5公用輔助工程
1、用電情況
本項目主要用電設備2174臺(套),用電設備主要包括行車、鋪地機、冷軋生產線、ALC板生產線、除塵設備、電焊機及水電鉗木漆等輔助工具,均為三類負荷。項目生產設備總裝機容量2000KW,附屬設施配套裝機容量500KW,共計2500KW。
2、供電電源
公司用電電源引自XXX產業集聚區新建110KV變電站,通過埋地電纜和架空線送至廠區配電室(共計12個800KW變壓器),再由配電室送至各車間。
5.5.2給排水工程
1、水源供應
本項目用水主要是日常生活用水,水源采自園區自備井,可以滿足生產、生活和消防需要。
本項目所需人員為1500人,生活用水量按120升/人·天計,年用水量為45180m3;生產用水量按 18.5噸/天計算,年用水量為4643.5m3;用于綠化、道路灑水等補充用水(有雨水蓄水池)年用水量為140m3,不可預見用水量按10%計算,年用水量為4996.35m3,合計年用水量為54959.85m3。
5.5.3暖通工程
項目生產車間采暖考慮由廠區自備鍋爐供給,可以滿足冬季供暖需求。其余建筑均為非電中央空調采暖和制冷。
5.6總平面布置及運輸
5.6.2總平面布置方案
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建設地點位于XXX產業集聚區內,交通十分便捷,對內、對外聯系非常方便,所處位置寬松、開闊,是理想的工業廠區基地。
根據規劃用地條件及該項目生產設備要求,結合生產工藝流程,在滿足工業建筑防火疏散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生產區及生活區,主入口設在廠區北側和東側。
廠區主道路,呈網格狀布置,便于組織生產。建筑造型要求符合功能要求,體現現代感及企業性質。
第6章 節能、節水
當今能源建設已成為世界性的重大問題之一,各國政府對于能源問題都給予了極大關注。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被列為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節能工作是一種特定形式的“能源開發”,是解決我國能源供應緊張、保護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的有效途徑。我國目前的能源利用水平遠低于經濟發達國家,節能工作基礎還很薄弱,節能工作潛力巨大。
6.1節能
6.1.2能耗指標
項目建成后的主要能耗是水、電消耗。年消耗電力1506萬度,折合標煤1850.87噸(折標系數0.1229kgce/kWh);年消耗水5.5萬噸,折合標煤4.71噸(折標系數0.0857千克標煤);總能耗為1855.58噸標煤。
6.2節水
6.2.2節水措施
依據國家對于節水的方針要求,結合本項目的規模與特性,在本項目節水方案設計時所采取的主要節水措施有:
(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首先選用節水型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降低水的耗用量。強制淘汰落后的衛生器具、設備和管道材料。采用高效節水型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同時對供水系統采取防滲、防漏措施,降低水資源無效消耗。
(2)提高工業用水回收率和重復利用率
采用一水多用、循環利用、逆流回用等措施,可使本項目的工業用水回收率和重復利用率得到極大提高,達到國家“十二五”計劃綱要提出的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要達到65%的要求。
(3)提高再生水回收率
將本項目所產生的工業污水經適當的處理,作為工業冷卻水或其他雜用水。
采用節水措施后,可使本項目的水耗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的先進水平,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指標,極大地提高項目的水資源利用率。
第7章 環境影響評價
7.1環境保護執行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7.2環境和生態現狀
7.3環境影響分析
7.4環境影響治理措施
7.5環境影響評價
1、項目所在地周圍無重大污染源,環境質量狀況較好,交通便利。
2、項目建成投入運營期,生活污水經處理后不會對周圍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3、項目運營期,設備運行產生的噪聲經隔聲、消聲、減振等措施,其噪聲的排放能夠達到GB12348-2008的要求。廢氣的排放能夠達到GB16297-1996的要求。項目的營運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在本設計方案中,遵照國家的有關規范及標準,對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污染物、源,均進行了相應有效的治理與預防,使其對周圍環境影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當工程投產后,只要注意加強生產管理,建立一個嚴格的環保管理制度,就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生產、工作環境。
綜上所述,項目從施工到建成投入使用,在采取嚴格要求的環保措施,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排放標準,并實施“三同時”的情況下,從環保角度上講,項目基本可行。
第8章 勞動安全與消防
8.1危害因素
1、主要危害因素包括
(1)生產車間的噪聲。
(2)生產車間煙氣。
(3)易燃易爆品
(4)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傷害
(5)建筑物雷擊及漏電
(6)聯合動力站房空氣壓縮站噪聲。
2、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
本項目采取的生產工藝,其生產過程中如熔煉產生的高溫、廢氣等存在危害因素,采取勞動保護措施可以防止。
8.2設計依據
8.3安全措施方案
8.4消防
第9章 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合理、科學地確定項目組織機構和人力資源配置,是保證項目建設和生產運營順利進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條件。
9.1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9.2員工來源與培訓計劃
本項目所需員工將根據具體要求,公司管理及技術人員由河南祥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現有管理和技術人員中進行調配。不足部分通過社會公開招聘,經過培訓考核后擇優錄用。
新增人員中技術工人均招聘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專業技術青年,主要依靠XXX職業中專學校培養;管理人員均招聘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專業人才,具有實際經驗或碩士以上學歷優先使用。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對所有上崗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進行職業道德、企業文化、崗位技術、生產安全等全方面的培訓,經嚴格考核后,合格者方可實習上崗。
現場實習培訓可通過與各加盟商互通有無,讓員工在建項目上參與實際操作,采用筆考結合實操考試綜合評定,最終確定是否聘用。
第10章 實施進度與管理
10.1項目管理
10.2項目監理
10.3項目建設工期和實施進度
為了保證項目的實施,應逐項編制項目實施網絡計劃,監控項目實施進度,做到技術準備、土建施工、設備訂貨、安裝調試等各項工作協調一致,按計劃進行。環保治理與項目建設同步進行。與此同時加強新調入職工和高精新設備操作工的專業技術和操作培訓,使其盡快撐握設備生產性能及操作技術。
項目建設實施進度安排如下:
初步設計(包括審批時間)、施工圖設計 2016年5月
工程施工 2016年6月~2018年6月
設備訂貨、安裝調試 2017年6月~2018年9月
設備試運轉及驗收 2018年10月
生產準備(包括原材料、工藝、人員培訓 ) 2018年11月
第11章 項目招標內容
11.1總則
11.2招標內容
(1)招標范圍
①《XXX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可持續建筑項目》的勘察、設計全部進行招標;
②項目的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全部進行招標;
③項目的工程監理全部進行招標;
④工程所需設備采購活動實行全部招標;
⑤工程所需的重要材料部分進行招標;
⑥項目其他工程進行部分招標。
(2)招標組織形式
該建設項目的建筑工程、安裝工程、監理、重要材料及設備的采購活動采用委托招標;工程地質勘察、設計和其他采用自行招標。
(3)招標方式
該項目的建筑工程、安裝工程、監理、重要材料及設備的采購活動采用公開招標;工程地質勘察、設計和其他采用邀請招標。
第12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2.1建設投資估算
(1)國家發改委、建設部頒布的有關文件;
(2)新的有關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
(3)河南省建設廳頒布的有關定額、文件;
(4)河南省建筑工程計價定額綜合單價(2010);
(5)擬建項目各單項工程的建設內容及工程量;
(6)《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2.1.3估算范圍
12.1.4估算內容及結果
經估算項目建設投資103885.82萬元(詳見附表2建設投資估算表)。
(1)工程費用估算
估算工程費用投資86313.16萬元
(2)工程建設其它費用
本項目主要是土地費用、可研報告編制費、建設單位管理費、勘察設計費、建設監理費、招標費,共計14546.86萬元。
(3)預備費
項目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基本預備費是指在項目實施中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支出,需要事先預留的費用,又稱工程建設不可預見費,主要指設計變更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費用。本項目基本預備費按照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之和的3%估算;漲價預備費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因材料、設備的價格上漲而需事先預留的費用,本項目不計提漲價預備費。則此項為3025.80萬元。
12.2建設期利息
項目申請國開行貸款12300.00萬元,建設期利息922.50萬元。
12.3流動資金估算
12.3.2估算結果
經估算本項目達產年需增投流動資金18191.68萬元。
12.4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1230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03885.82萬元,建設期利息922.50萬元,流動資金18191.68萬元。所需資金申請國開行貸款12300.0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自籌110700.00萬元。
第13章 財務分析
13.1財務分析
13.2不確定性分析
13.2.2敏感性分析
在項目計算期內,對項目財務指標影響的主要因素有:銷售收入、經營成本、固定資產投資等,就單因素變化對項目內部收益率、凈現值的影響進行了測算。
根據數據比較分析,可以看出:銷售收入與經營成本敏感性較強,而建安投資敏感性相對較弱。
第14章 結論與建議
14.1結論
本項目是充分利用當鋼鐵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的有利條件,促進當地工業發展和鋼鐵企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的好項目。本項目原材料供應充足,產品市場廣闊,工藝技術水平高,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這對促進當地工業發展和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都有重要意義。公司具有一定的生產管理和經營經驗,企業實力較強,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傮w分析項目可行。
14.2建議
(1)建議加強技術監督和質量控制,尋求省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推廣綠色節能可持續建筑,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建議應進一步進行技術設備考察,并以招、投標的方式進行設備招標,以便選用符合擬定生產規模的生產設備,達到合理選用、科學匹配的目的;
(3)在生產中盡量做到節能降耗,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4)在原輔材料及成品運輸過程中,應盡量做好運輸車輛的調度與管理工作,使生產運輸暢通,人流、物流安排合理;
(5)以科技促發展,在確保產品質量穩定的前提下,加快研制開發新節能產品的速度,使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6)對市場要做進一步調研,廣開銷售渠道,加大市場營銷力度,率先占領市場,力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
(7)盡早落實本項目所需資金,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以便產品早日投產,發揮其社會和經濟效益;
(8)本項目建設期間,抓緊對所需工程技術人員和職工進行招聘,并按計劃進行培訓,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9)項目投產以后,建設單位應加強內部科學管理,盡量降低成本,使企業擁有更大范圍的調控價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