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節能評估報告
發布時間:2017-11-09作者:來源:點擊:
工程建設內容及規模
本項目是由XX小學承建的XX小學建設項目,經查詢《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 2011),本項目屬于普通小學教育(行業代碼:P8221),評估將依據行業設計規范及《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工作指南(2014)》、《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規程(試行)》(豫發改環資【2013】1094號)等固定資產評估相關文件要求進行組織評估。
一、項目評估對象與范圍為:
本次評估對象為XX小學建設項目。該項目總占地面積51畝,總建筑面積1530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三棟4層框架結構建筑,其中:教學樓面積為7952.47平方米;辦公室面積為2953.82平方米;多媒體教室建筑面積為1476.91平方米;圖書館面積為2600.0平方米;多功能教室建筑面積為316.8平方米。
評估范圍主要為本項目新建的全部建筑及設備、自控、電氣、熱工、暖通等輔助設施。評估內容包括從外界提供的電力、自來水等投入至項目正常運營的能源及耗能工質的消耗情況。評估重點是對項目建設方案、節能措施、節能評估前后項目能源利用狀況、能源消費水平及能效指標進行評估、測算、分析,并形成評估結論。
項目主要耗能品種及耗能量
根據《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實際消耗的各種能耗指: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運營期間耗能工質所消耗的能源。
本項目所用能源主要為電力、天然氣,主要耗能工質為水,其中項目耗電主要包括:照明用電、設備用電、空調用電、公用設備耗電和變壓器損耗用電。
項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和項目區道路、綠化用水等。
根據《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電力當量折標系數參考取為1.229tce/萬kWh,電力的等價折標系數按3.14tce/萬kWh計算,耗能工質水的折標系數參考《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取為0.857tce/萬m³。計算后,該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耗當量值為83.62tce,等價值為155.17tce,各能源消費量情況如下表所示。
相關法律、法規等
(一)法律依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國家主席令[2007]第77號)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國家主席令[2009]第23號)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國家主席令[2007]第74號)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國家主席令[1995]第60號)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修訂版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6. 《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國務院第531號令)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27日修訂部分條款)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國發[1987]31號)
9. 《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
項目建設地概況及能源消費情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節能目標等)
一、所在地概況
二、能源消費概況
三、項目所在地能源資源供應條件
本項目主要用能品種為電力、燃氣、新水。項目區已具備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交通便利,電力、水源、燃氣供應充足,有可靠保障。
項目對當地能源消費的影響
一、對能源供應量的影響
本項目年耗水量為1.25萬m³,占 2013 年當地市總用水量的比重很;年耗電量約為37.44萬kWh,占2013年當地市全社會用電量的0.0002%;年耗天然氣量約為2.94萬m³,占2013年當地市供氣總量的0.006%。本項目能源消耗占地區能源供應量的比重非常小,因此,項目的建設不會對當地用水、用電和天然氣造成較大影響。
二、項目新增能源對所在地“十二五”的影響
項目新增能源對當地市“十二五”期間能耗的影響
m%=0.0035%,m值為0.0035,即m<1。
綜上所述,通過對比國家節能中心節能評審評價指標表,該項目新增能源消費量對當地“十二五”期間能源消費增量影響程度為“影響較小”。
工藝流程與技術方案(對于改擴建項目,應對原有工藝、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對能源消費的影響
本項目為普通中小學建設項目,項目部涉及生產工藝,其建設方案、設計方案、施工技術方案、供電方案、供水方案等技術方案對建筑能源消費有較大影響,
一、項目建筑方案
本項目建設方案對能源消費的影響主要從項目選址、總平面布置及建筑設計、建筑節能設計方案等方面進行評估。
(二)總平面布置
1、總平面布置方案
本項目新建兩棟四層框架結構教學和一棟框架結構辦公樓?倛D布置情況如下:辦公樓位于學校中部,對外有其獨立的交通,同時又聯系教學區。體育場地位于校園東側,既與教學有便捷的聯系,又可從教學樓直接進入,減少外來人流對校區的干擾。
2、交通組織
3、綠化及景觀設計
評估認為,學校建成后計劃容納全日制在校生2160名,共設48個班,生均面積4.4㎡(教學樓面積9500㎡)。項目總圖數據:設計建筑密度為0.22,容積率0.69,綠地率36.20%,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2002)對完全小學的設計要求(30班以上基本指標小于5.2㎡)。項目總圖布局各組成部分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系方便,各種建筑物、構筑物協調一致,與校園綠化、美化融為一體,共同構成優美的校園環境和人文景觀,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2002)標準的要求。
(三)建筑方案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方案設計中,項目選址、總平面布置符合中小學建設標準及設計規范的要求。通過采用節能建筑材料,選用節能環保設備,優化建筑單體設計,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風和采光,選擇相對節能的方案,選用能效高的耗能設備或產品,加強用能設備的運行管理,采取全方位的節能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建筑物能耗及對能源的依賴。
二、給排水系統節能評估
1.水源規劃
2、給水系統
3、排水系統
評估認為,本項目直接使用市政管網富裕壓力供水,大幅減少了給水設備的使用,同時減少了給排水系統能耗。項目中給水系統、排水(包括廢、污水和雨水)系統的設計符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年版)中的相關要求。
三、暖通節能技術方案:
四、電氣節能評估
1、負荷等級
本工程教學樓、綜合樓、圖書館均為多層建筑,其照明及動力電力等均為三級負荷。應急燈和疏散指示標志燈帶自動充電蓄電池,供電時間不少于30min,普通電源停電時自動點亮。
2、供電電源、電壓
3、變電所
4、變配電系統
5、繼電保護
6、電能計量
五、照明方案節能評估
六、項目建設方案節能評估小結
項目建筑采取南北朝向,采光效果良好,建議在考慮整體平面結構的同時,更應注重建筑的通風、體型系數、圍護結構等問題,考慮當地主導風向,合理設置夏季遮陽和冬季防風措施,以滿足建筑的節能設計要求。
主要耗能設備及其能耗指標
一、電消耗估算
(一)設備功率估算
本項目電力消耗設備主要由各類電器設備、照明設備、空調設備等組成。根據單位面積功率法進行估算,項目設備功率估算表如下:
(二)用電負荷計算
本項目各用電設備總裝機容量約為1077.97千瓦, 根據 《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采用需要系數法對項目負荷量進行計算。
(三)用電量計算
根據《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采用負荷系數法對項目年用電量進行核算。具體公式如下:
年用電量=有功功率×負荷系數×年工作時間
項目用電量計算見下表。
綜上所述,項目照明能耗設備耗電量為15.27萬千瓦時;電氣設備耗電量為7.28萬千瓦時;項目暖通耗電量為13.72萬千瓦時;變壓器和線路損耗年耗電量為1.15萬千瓦時,根據計算,本項目年耗電量為37.44萬千瓦時。
二、耗水量估算
本項目用水主要包括師生用水、食堂用水、室外道路、廣場用水、綠化用水等。
綜上,本項目年用水量約為1.25萬m³。
三、天然氣估算
本項目建成后學校與第二十五中共用餐廳,本項目天然氣用能計算參考在校就餐人數進行計算,參考《城鎮燃氣設計規范》,本項目餐飲按2303 MJ/(人•年)計算,
目年消耗天然氣2.80萬m³+0.14萬m³=2.94萬m³,項目年消耗天然氣共計2.94萬m³。
四、項目能源消費實物量
根據項目資料數據及項目建設方案節能評估信息,按照國家能源統計報表及GB/T2589等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標準或有關的核算規程,結合用能設備的運行時間和學校上課時間的特點,對本項目各能源品種和耗能工質的實物量進行了核算,結果如下表。
總體能耗指標(單位產品能耗、主要工序單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單位產值或增加值能耗等)
一、單位建筑面積綜合化能耗和單位建筑面積電耗
本項目總建筑面積15300.0平方米,年消耗電量為37.44萬kWh,年總能耗為83.62tce(當量值),則單位建筑面積電耗為24.47kWh/㎡,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為5.47Kg/㎡。
節能技術措施分析評估(生產工藝、動力、建筑、給排水、暖通與空調、照明、控制、電氣等方面的節能技術措施)
一、建筑節能
二、電氣節能
三、暖通節能措施
空調、通風等設備均選擇符合國家能耗指標和性能指標優良的產品。
四、公用設備節能措施
選擇先進的公輔設備是公共建筑運行節能降耗的前提。合理選用具有自動化、智能化等優點的節能技術,可顯著地達到節能效果。
五、給排水節能
節能管理措施分析評估(節能管理制度和措施,能源管理機構及人員配備,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能源統計、監測措施等)
該項目建成后,將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投資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思想,采取各項節能措施以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
一、能源計量管理方面的措施
嚴格按照《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的要求做好能源計量工作,重點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二、節能管理措施
結論及建議
一、項目能源供應可靠
項目周邊水、電、天然氣及市政道路管網都規劃齊全,未來能夠滿足項目區內的能源消費需求,項目用能能夠得以保障落實。
二、項目能源消費總量及結構
該項目主要消耗能源為電力和天然氣, 耗能工質水。 年總能耗當量值為83.62tce,等價值155.17tce。項目所需各類能源均能由牧野區城市市政供電、供水管網供給,項目能源供應可靠。
三、項目符合能耗指標要求
項目新增能源消費量占當地“十二五”能源消費增量控制數比例為:m%=0.0035%,m<1,對比國家節能中心節能評審評價指標表,則項目對當地“十二五”期間能源消費影響程度為“影響較小”。
四、項目符合國家、地方和行業節能設計規范、標準
該項目的建設,遵守《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及審查指南(2014年本)》等有關文件的要求。
五、項目采用的節能管理措施合理有效
該項目管理者將借鑒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和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國內外近年來采用的建筑節能新技術,力爭能耗水平處于同類型公共建筑先進水平。
該項目按照國家相關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網絡和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并按要求配備能源計量儀器,實施有效能源監測。
綜上所述,評估認為本項目的實施在節能方面,采取措施得當、使用能源結構合理、能效指標先進,符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和有關行業的節能要求。
六、建議
項目設計、建設過程中加強過程監督、切實保障項目達到預期效果。項目建成后,應加強設備的運行管理與維護,不斷優化設備,以進一步降低能耗水平。
根據計量法及其他相關規定, 配備齊全能源計量器具, 并要定期校驗,加強能源計量管理。
項目營運期,應積極開展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等節能宣傳教育活動。建議屋頂采用太陽能利用技術,利用太陽能加熱熱水,減少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