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前 言
1.1 項目的由來
1.2 評估目的和意義
1.3 評估過程
1、熟悉了解評估對象相關內容,搜集相關資料;
2、組成評估專家組;
3、進行能源消耗評估,提出節能降耗措施,形成評估結論及建議;
4、組織專家審查,修改并完成評估報告。
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第2章總 論
2.1 評估范圍和內容
2.1.1 項目評估范圍
本次評估的對象主要為新建的教學樓、行政辦公樓、實訓樓、實訓工廠、圖書館、食堂、宿舍、體育館等建筑物,評估范圍主要包括各建筑的建筑、給排水、電氣、暖通等設計方案,以及建筑內的能源消耗量等內容。
2.1.2 評估內容
2.2 評估依據
2.2.1 相關法律法規、規劃和產業政策
2.2.2 相關標準和規范
2.2.3 其他資料
2.3 評估過程
第3章項目概況介紹
3.1 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3.2 項目基本情況
3.2.1 項目名稱
XX市職業教育中心整體搬遷建設項目
3.2.2 建設地點
XX市長春大道東段南側(東環路東側)
3.2.3 項目性質
新建。
3.2.4 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本項目為XX市職業教育中心整體搬遷建設項目。本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554669.44㎡(約832畝);總建筑面積250000㎡。建設內容包含教學樓,實訓樓,實訓工廠,行政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宿舍樓,食堂,福利及附屬用房。項目建成后,學生規模12000 人,教職工800人。為保障在校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進行主體建設的同時,配套建設400m 環形跑道運動場(含100m 直跑道)1座;籃球場15座;排球場15座;道路廣場及硬化83200.42㎡,綠化194134.30㎡,并完善場區給排水、消防、供電通信、熱力、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以確保項目正常投入使用。
3.2.5 氣候條件
項目所在地位于XX市北部,XX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水溫適宜。年平均氣溫13.6℃,7 月份平均氣溫27.2℃,1 月份平均氣溫-2.7℃。絕對最低氣溫-21.7℃。無霜期201 天。年平均降水量606.1 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 月份。冬春多北風,夏秋多南風。
3.2.6 項目投資總額
項目總投資100000萬元,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費用為70738.65 萬元,第二部分費用為21853.95萬元,預備費為7407.4萬元。項目所需資金由XX市財政資金與建設單位自籌兩部分構成。
3.2.7 項目建設進度計劃
本項目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前期工作:主要進行項目建議書、準備設計資料等,期限為2 個月。2、設計工作:主要進行建設場地勘察和工程設計等,期限為 3個月。3、施工準備:主要進行落實協作關系、場地平整及招標等,期限為 2 個月。4、工程施工:主要進行工程施工,期限為 20 個月。5、竣工驗收:進行交工驗收,期限為 1 個月。
施工圖設計階段、土建施工階段、設備安裝及調試階段、竣工驗收階段。為加快建設周期,各階段允許有一定交叉。根據《全國統一建筑安裝工程工期定額》(建標[2000]38號),項目建設工期24個月。預計于2015年10月開工建設,至2017年11月完工。
3.3 項目所在地的能源供應及消費情況
3.3.1 電力供應
3.3.2 熱力供應
3.3.3 天然氣供應
3.3.4 用水供應
3.4 主要用能設備
本項目主要能源消耗為電力和水,主要用能設備分別為電梯、水泵、風機、空調等設備。詳見下表。
第4章項目建設方案
4.1 建筑方案
4.2 暖通節能技術方案
本項目采用市政供暖方式,前期考慮到市政基礎設施未能完全投入使用,故選用集中空調系統(實驗室、辦公樓、圖書館等)和分體式空調相結合的輔助取暖方式。
4.2.1 室內設計參數
4.2.2 冷熱源
4.2.2.1 熱源
4.2.2.2 冷源
4.2.3 通風系統
通風系統主要包括衛生間排風、電氣間排風、機房送排風等。大樓內衛生間的排風系統,廢氣將經土建風道排至屋頂入大氣,樓內電氣間、機房等均設置送排風系統。燃氣系統
本項目采用室內廳管明設和室外集中掛表的方式。燃氣引入管從井道進入表箱,箱前安裝引入管閥門。引入管進入表箱后分別引支管與燃氣表相連,表前設分支閥門,表后接用戶支管,各表后用戶支管形成管束引出表箱,距室內地面0.3~0.6m 處進入廚房。表后管可用不銹鋼波紋管,用排卡固定在外墻上。
4.3 給排水節能技術方案
4.3.1 給水系統
4.3.2 排水系統
4.4 電氣節能技術方案
4.4.1 負荷估算
4.4.2 供配電系統
4.4.2.1 供電系統
在校園內設變電所,低壓供電由變電所直接供電,采用YJV22 電纜通過直埋方式(室外埋深不小于0.8m,穿過道路及進戶時穿鋼管保護)敷設至各單體,通過橋架,豎井等方式配至各樓層配電箱。
4.4.2.2 低壓配電系統
低壓配電系統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單臺容量較大的負荷或重要負荷采用放射式供電;對于照明及一般負荷采用樹干式與放射式相結合的供電方式。
4.4.3 變電所位置及容量供電范圍
4.4.4 變電所分項計量設置情況
4.4.5 照明節能設計
4.4.5.1 照明方式及種類
4.4.5.2 建筑物照度標準及功率密度值
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執行
4.4.5.3 光源及燈具的選擇
4.4.6 建筑設備控制系統設置情況
4.5 主要用能設備評估
該項目主要用能項目為空調、照明及其他教學生活用電。主要用能設備有實驗設備、空調、照明設備、電梯、水泵機組。項目通過選用節能型設備,優化設備布置,加強節能管理,設備能耗較低,節能效果顯著,設備用能合理,設備選型均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等的要求,未使用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政策性法規限制使用的或限期淘汰的落后技術和裝備。
項目主要設備配置能力符合項目設計規模的需要,選型合理,無大馬拉小車的現象。
4.6 綠色建筑節能評估
按照要求河南省政府投資項目必須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實施,本項目在能評階段按照《河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41/T109-2015中的相關標準項對項目進行分析判斷,由于本項目為新建項目,為了保持建筑的先進性,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應不低于二星級的綠色建筑標準要求。
該項目應完全符合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施工管理、運營管理方面全部控制項要求方面全部控制項要求。各項得分均不低于40分。該項目最終得分61.27分。該項目設計評價按照公共項目能源評估后達到了二星級綠色建筑要求。
第5章項目節能措施評估
5.1 能評前節能措施評估
根據項目的總體控制節能目標和能耗指標,本項目在設計中對能源的使用予以高度重視,本著貫徹實施節約和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則,對各個用能系統采取了相應的節能措施,以保證該項目建成運行后的最大節能效益。
5.1.1 節能監測、計量措施
5.1.2 節能技術措施評估
5.1.3 節能管理措施
確保按規定落實國家和省節能標準和規范。在項目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環節,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對工程建設實施監管。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加強對新建項目的建筑節能質量監督,確保節能技術和材料的正確有效使用,發揮功效。營運期措施主要有:
1、項目實施成立項目節能管理領導小組,設置節能管理人員,明確了各對能源進出實行計量管理,基本符合《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23331)、《河南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32號)的要求。
2、做好設備管理運行及維護工作,保證各系統良勝高效運行,既是項目正常運營的基礎保障,也是做好節能降耗工作的前提。
在制定設備維保計劃時,要根據不同設備的情況制定設備保養和維修計劃并認真落實。計劃性的日常檢修維護是節能工作的第一步,一般設備可由后勤部門保養,重要和復雜的設備可請專業公司保養。要制定設備全年、月、周養護計劃,做好設備巡檢、日常與定期維護、預測與針對性維護相結合,使設備運行處于良好狀態。
5.1.4 可研關于節能存在的問題
5.2 能評階段節能措施建議及評估
5.2.1 能評階段節能措施
5.2.2 節能效果及經濟性評估
本項目根據國家相關節能政策和規范要求,嚴格執行相關節能設計標準,在建筑設計、電氣照明、總圖布置、用水、暖通空調和管理措施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節能措施。節能措施合理可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項目通過采取節能措施后,可有效的減少項目單位電、水、熱力和天然氣等能源消耗。
5.2.2.1 節能效果
1、建立分項計量系統與節能監管平臺
利用監管平臺可通過采集的能耗數據進行分析,對配電系統、樓宇自控系統、冷熱源、空調系統的測試數據進行分析診斷、實施管控,根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對上海部分用戶的跟蹤調查,該系統可以實現 5-10%節能效益。
本項目按節能率10%計算,預計年可節約電力52.54萬kWh,折標煤64.57tce(當量值)、164.45tce(等價值)。
5.2.2.2 能評后節能效果匯總節能措施經濟性評估
項目通過實施各項節能措施,年減少電力消耗52.54萬kWh。
按照電力0.56元/kWh的價格計算,年可節約29.42萬元左右。
5.3 項目節能措施評估
本項目在建筑結構、總圖布置、通風系統、電氣照明系統和管理措施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節能措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項目所采用的用能設備及技術措施合理可行,符合國家、地方及行業的節能設計標準。
第6章能源利用狀況核算及能效水平評估
6.1 節能評估前項目能源利用狀況
6.1.1 項目能源種類及用量
原《可研報告》中提出:項目主要能耗為水、電力、天然氣。經估算,本項目年耗水量22.79萬噸、耗電量525.37萬千瓦時,耗天然氣43.37萬m³,折合標準煤1172.32噸(當量值)。
6.1.2 項目能源消費量
6.2 節能評估前項目能效水平核算
項目建成后,項目總建筑面積250000㎡,綜合能耗當量值為1172.32噸標準煤,年綜合電耗525.37萬kWh。根據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計算有關能耗指標如下:
6.2.1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綜合能耗(當量值)÷總建筑面積
=1172.32tce÷250000㎡=4.69kgce/㎡
6.2.2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電耗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電耗=綜合電耗÷總建筑面積
=525.37萬kWh÷250000㎡=21.01kWh/㎡
6.3 節能評估前項目能源利用情況
能評前項目能源利用情況核算如下:
6.3.1 電力
本項目主要建設教學樓,實訓樓,實訓工廠,行政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宿舍樓,食堂,福利及附屬用房等內容。電力消耗主要為照明、插座、空調、風機、水泵以及電梯等系統。
本建設項目主要為公共建筑,項目用電指標采自《河南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細則》(DBJ41/075-2006)以及《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
其中:照明系統年耗電量為126.92萬kWh;室內插座系統年耗電量為132.77萬kWh;輔助設施系統年耗電量為92.74萬kWh;空調系統年耗電量為172.94萬kWh,合計項目年耗電量為525.37萬kWh。
6.3.1.1 照明系統能耗估算
項目照明系統年耗電量為126.92萬kWh。
6.3.1.2 室內動力能耗估算
項目室內插座系統年耗電量為132.77萬kWh。
6.3.1.3 風機、水泵等輔助設施能耗估算
項目輔助設施系統年耗電量為92.74萬kWh。
6.3.1.4 空調系統能耗估算
本項目空調系統為分體空調系統?偰芎墓浪銥椋172.94萬kWh。其中,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夏季制冷期內使用天數為60天,夏季制冷耗電量為104.42萬kwh: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冬季供暖期內,學校放假50天,分體空調系統冬季制熱天數為70天,耗電量:68.52萬kWh
6.3.2 新水
根據《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2009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2003和《用水定額》DB41/T385-2009,對項目用水需求進行核算:
項目學校的在校生人數及教師人數不變,主要增加的是教師及后勤人員的數量,新增人數按照12800人估算,年新增總用水量32.78萬m³。
6.3.3 天然氣消耗
項目天然氣消耗主要是通過學校鍋爐房提供洗浴用熱水以及食堂提供餐飲過程中的消耗。項目洗浴用熱水和學校食堂天然氣消耗估算參考《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2009(暖通空調·動力)》附錄給出的“公共服務業指標參考表”數據,企事業用氣指標取0.197m³/班·人,項目年總耗氣量為43.37萬m³。
主要計算其新增能源消費量,項目建成后按照新增后勤,教師年用氣天數172天計算,項目新增年耗氣量為43.37萬m³
6.3.4 項目能源消費量
6.4 節能評估后項目能效水平評估
項目建成后,項目總建筑面積250000㎡,綜合能耗當量值為1107.75噸標準煤,等價值為2034.69噸標準煤。年綜合電耗472.83萬kWh。根據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計算有關能耗指標如下:
6.4.1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綜合能耗÷總建筑面積
=1107.75tce÷250000㎡=4.43kgce/㎡
6.4.2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電耗
單位建筑面積綜合電耗=綜合電耗÷總建筑面積
=472.83萬kWh÷250000㎡=18.91kWh/㎡
6.5 本章小結
項目建成后,項目總建筑面積250000㎡,綜合能耗當量值為1107.75噸標準煤,等價值為2034.69噸標準煤。年綜合電耗472.83萬kWh。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4.43kgce/㎡;單位建筑面積綜合電耗18.91kWh/㎡。
第7章項目能源消費影響評估
7.1 項目能源供應條件及落實情況
7.1.1 電力供應
7.1.2 熱力供應
7.1.3 用水供應
7.1.4 天然氣供應
7.2 項目能源消費對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預測
7.2.1 項目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
根據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公布的《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XX市2015年GDP為1791.81億元,根據河南省統計局公布河南省各地市前11月份綜合能耗數據推算全年數據,按照年均7.5%增量計算GDP增量,按照XX市“十三五”GDP能耗總降16%來推算XX市“十三五”能源消費增量,具體推算過程如下:
7.2.2 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量
該項目消耗的能源主要是電力、天然氣和水,其中年耗電472.83萬kWh,耗天然氣43.37萬m³,耗水32.78萬m³。
7.2.3 項目對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
項目消耗的能源種類為電力、水、天然氣,能評后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當量折標為1107.75tce,等價折標為2034.69tce,其中消耗電力472.83萬kWh、水32.78萬m³、天然氣43.37萬m³:
項目建成后新增能源消費量占“十三五”期間XX市能源消耗增量值的比例為:
本項目建成后年新增能源消費總量占“十三五”期間XX市能源消費增量預測值控制數比例m%為0.03%,根據國家節能中心節能指標評價,m≤1為影響較小,故本項目建成投產后的能源消費對XX市的能源消費影響較小。
第8章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8.1 存在的問題
1、總體而言,項目可研提出的節能措施合理的有效的,節能效果是良好的,但鑒于項目所處的階段,所能提出的節能措施難以完整,也比較粗放,尤其是缺乏節能管理措施方面的內容。
8.2 建議
1、加強項目運營期節能管理措施,實現能源三級計量管理。
2、建議項目方在后續設計時,考慮在宿舍樓等處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3、在項目建設期間,建議建設單位督促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加強施工過程用能、用水管理,合理設計施工工序,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應建立按時保養、保修、檢驗制度,宜采用高效節能電機,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有效降低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
第9章評估結論
9.1 項目合規性評估
本項目符合國家政策、符合節約能源相關法律和法規。該項目符合行業發展規劃、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及省、相關法律法規。
9.2 項目能源消費總量及結構
該項目消耗的能源主要是電力、天然氣和水,其中年耗電472.83萬kWh,耗天然氣43.37萬m³,耗水32.78萬m³。本項目能源消費符合國家、地方和行業節能設計規范及標準。能源消費總量及結構合理,主要供用能系統初步方案合理,主要耗能設備等耗能對象選用合理。
9.3 項目對所在地能源消費的影響
項目達產后新增年能源消費量為1107.75噸標準煤(當量值),占XX市“十三五”能源消費增量的百分比,即m%==0.03%;按照《國家節能中心節能評價指標通告》(第1號)判斷,項目新增能源消費量對“十三五”期間XX市能源消費增量影響較小。
9.4 項目能源供應落實情況
本項目所需能源包括電力、天然氣、水,經評估認為,項目所在地的能源供應充沛,因此各項能源的來源能夠滿足項目的使用需求,同時能源的供應量已得到了保證落實。
9.5 項目節能技術方案的評價
建筑各項節能設計指標達到國家節能設計標準。本項目建筑節能設計規范,主體建筑設計的屋面、外墻、其傳熱系數值,外窗遮陽系數,平均窗墻比滿足節能標準,樓板、架空樓板、外窗傳熱系數以及體形系數符合節能指標要求,本項目建筑各項節能設計指標滿足并達到《河南省建筑節能標準規程》,符合《河南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細則》(DBJ41-075-2006)的規定。
通過對項目主要工藝設備進行審查,項目所用工藝裝備及通用機電設備均采用了國家推廣的節能高效產品,對照《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類,沒有發現該項目選用設備屬淘汰設備。
項目建筑照明設計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中規定的學校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
9.6 項目能耗及能效水平的評價
項目建成后,項目總建筑面積250000㎡,綜合能耗當量值為1107.75噸標準煤,等價值為2034.69噸標準煤。年綜合電耗472.83萬kWh。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4.43kgce/㎡;單位建筑面積綜合電耗18.91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