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醫院精神及老年病綜合病房樓建設項目
中醫院 精神 老年病 病房樓
發布時間:2019-03-07作者:來源:點擊:
工程建設內容及規模
本項目是XX中醫院承建的XX中醫院精神及老年病綜合病房樓建設項目。經查詢《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本項目屬于中醫醫院(行業代碼:8312)。評估將依據行業設計規范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工作指南(2014)》、《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規程(試行)》(豫發改環資[2013]1094號)等固定資產評估相關文件要求進行組織評估。
本次評估對象和范圍是新建的XX中醫院精神及老年病綜合病房樓,與項目建設方案、環評批復、選址意見等前置性審查內容保持一致。評估范圍包括該項目全部建筑、設備、電氣、熱工、暖通等主要及輔助設施。評估內容包括從外界提供的電力、熱力、自來水等能源及耗能工質投入至項目正常運營的能源消耗。項目評估對象基本情況下表。
一、項目主要建設內容與規模
項目建設內容按照國家設計規范及建筑節能的有關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確定項目內容包括病房樓、及相配套電氣系統、熱力系統、給排水系統、道路和綠化等。
XX中醫院精神及老年病綜合病房樓項目規劃用地面積4003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994.2平方米,包括現有建筑21482平方米。本次擬新建病房樓十二層病房樓一座,總建筑面積15068.16㎡和3層康復樓一座,建筑面積2444.04㎡。項目主要建筑功能分區見下表所示。
二、項目管理與建設計劃進度
本項目承辦單位為XX中醫院。為做好項目的各項建設工作,院方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各項手續的辦理、設計、報批與實施等工作。
在項目可研報告批準后,項目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場地準備階段、土建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為加快建設周期,各階段應盡量提前完成,并允許有一定交叉。
項目建設期21個月。建設進度為2017年開始到2019年結束。
三、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及技術經濟指標見下表。
項目主要耗能品種及耗能量
本項目所用能源主要為電力和耗能工質水,其中項目耗電主要包括:照明用電、設備用電、空調用電、公用設備耗電和變壓器損耗用電。項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和項目區道路、綠化用水等。
根據《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電力當量折標系數參考取為1.229tce/萬kWh;根據《河南省統計年鑒》火力發電能耗指標數據,電力的等價折標系數按3.162tce/萬kWh計算。耗能工質水的折標系數參考《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取為0.857tce/萬m3。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當量值為210.87ce,等價值為546.86tce。
相關法律、法規等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國家主席令[2007]第77號)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國家主席令[2009]第23號)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國家主席令[2007]第74號)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國家主席令[1995]第60號)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修訂版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6. 《民用建筑節能條例》(2008年國務院第530號)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27日修訂部分條款)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國發[1987]31號)
9. 《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
10. 《河南省節約能源條例》(2006年3月29日河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11. 《河南省節約用水管理條例》(2004年5月28日河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
12.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2010年6號令)
13. 《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辦法的通知》(豫發改環資[2011]1484號)
14.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節能審查規程(試行)的通知》(豫發改環資[2013]1094號)
15. 《河南省節能監察辦法》(2010年1月省政府令第131號)
目建設地概況及能源消費情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節能目標等)
項目建設地位于XX、XX范圍。
一、項目建設地概況
二、項目建設地能源經濟消費情況
XX的能源消費以電力為主,年耗電量在5億kWh以上,其次是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也占有一定的比例。2015年,XX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4.9億元,同比增長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1.3億元,同比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7.2億元,同比增長8.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52億元,同比增長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4.1億元,同比增長12.5%。
項目所在地能源資源 供應條件
本項目為主要用能品種為電力、新水。項目位于XX,已具有較為完備的基礎設施,交通順暢,電力、水源供應充裕,有可靠保障。
1、供電:
項目所在地電力供應條件基礎良好。2015年原陽全縣年供電量5億千瓦時,縣域內有220千伏輸變電站1座,總容量可達3×18萬千伏安;110千伏變電站4座,總容量183兆伏安;35千伏變電站13座,總容量166.45兆伏安。擁有110千伏雙回路電源3座,35千伏雙回路電源7座。原陽電網可承受最大負荷為15萬千瓦,供電能力可滿足項目需要。
本項目電力供應由XX電網供應,經由原葛線10kV電力線路引至院內配電室,配電室現有變壓器(400+100+50kVA),經變壓器降壓后向各用電分區供電。其中,后勤及部分低壓用電使用縣35kV變電站經電業局變壓器降壓至380V后直接接入醫院使用,F有供電條件可滿足項目用電需求。
2、用水:XX屬黃河流域,境內河流除黃河為天然河流外,均為人工溝。其中,黃河:是XX與鄭州市的界河,自本縣西側入境,沿線境南側東行,縣境內黃河河段長60.2km,多年平均流量1434萬m³/d。黃河水位比堤北地面高5~7m,是本縣地下水的側向補給水源,多年平均測滲補給量為130.98萬m³/d,影響帶寬度約10km。天然渠:發源于本縣西部祝樓南部的背河洼地,平行于黃河大堤,自西向東至梁寨出境,也兼做引黃灌溉之用。引黃灌溉渠道:XXXX境內有6個引黃閘,已建成堤南、韓董莊、祥符朱三大引黃灌區,灌區內渠道縱橫,僅干支渠就將近300條,總長約800km。當地水資源容量相對豐富。
本項目供水水源為縣自來水廠,現已通過惠民街市政供水管網接入供水主管徑DN110,供水壓力0.30MPa,項目用水由市政統一供水,可以保證項目建設和運營期的正常供水。
3、可利用廢熱、余熱條件
項目所在地周邊無其他項目產生的可利用的廢熱或余熱,可以考慮利用太陽能進行熱水供應。
綜上可得,項目所在地能源資源供應可以保障。
項目對當地能源消費的影響
目前沒有“十三五”期間相關確切目標數據,本次計算暫時按照《X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單位GDP能耗進行估算。根據《X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相關內容,XX2015年GDP為94.9億元,根據XX“十三五”規劃綱要,“十三五”期間全縣生產總值預計年均增長8%左右,單位GDP能耗下降16%估算,到2020年末,全縣生產總值約為297.24億元;單位GDP能耗將降低至0.633ttce/萬元。
“十三五”該地區能源消費增量預測值=2020年GDP(預測值)×2020年單位GDP能耗(預測值)-2015年GDP×2015年單位GDP能耗
=139.44億元×0.633tce/萬元-94.9億元×0.754tce/萬元=16.71萬tce
十三五”期間,XX的能源消費增量控制在16.71萬噸標準煤以內。根據XX統計網人口數據信息,XX2015年底常住人口總數約49.6萬人,人口年均增長率0.6%,預計2020年XX人口總數約51.1萬人。根據《河南省統計年鑒(2015)》,2014年河南省人均生活能耗263.24kgce,且歷年人均生活能耗呈遞增趨勢,測算XX“十三五”居民生活用能剛性需求為:(2020年人口數-2015年人口數)×263.24kgce=0.39萬tce。核減居民生活能耗剛性需求后,“十三五”期間原陽能源消費增量應控制在16.32萬噸標準煤(當量值)以內。
依據國家節能中心《節能評審評價指標》(通告第1號)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對所在地(地市)完成節能目標影響評價指標表的規定,占原陽能源消費增量控制數比例(m值)為0.13,占所在地市能源消費增量的m≤1,由下表可知,項目對XX新增能源消費量的控制比例影響較小。
m%=210.87/(167100-3900)×100%=0.13%。
工藝流程與技術方案(對于改擴建項目,應對原有工藝、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對能源消費的影響
本項目為民用建筑項目,項目不涉及生產工藝,其建設方案、設計方案、施工技術方案、供熱方案、供電方案、供水方案和供氣方案等技術方案對建筑能源消費有較大影響。評估依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指南(2014)》、《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規程》等相關政策要求進行評估:
一、項目建設方案
本項目建筑方案對能源消費的影響主要從項目選址、總平面布置及建筑設計、建筑節能設計方案等方面進行評估。
1、項目選址
2、總平面布置
評估從主要建設內容、交通組織、基礎設施等方面對本項目總平面布置進行評估
3、建筑設計
(1)建筑單體設計
本項目新建兩個建筑單體,其中:病房樓為12層框架結構高層建筑,康復樓為3層多層框架結構建筑。
(2)主要建筑材料
4、建筑節能設計方案
建筑規劃設計對建筑能耗有重要影響,因此,應對建筑的總平面布置、建筑平、立、剖面形式、太陽輻射、自然通風等氣候因素對建筑能耗的影響進行分析。本項目的建筑物為公建,根據項目所在地XX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依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河南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細則》(DBJ41-075-2006)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建筑》(2007)等節能標準與行業規范,進行建筑與圍護結構的熱工設計方案評估。
1)建筑物朝向:
本項目建筑群均是南北朝向,有利于整個建筑的采光和通風,符合《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宜采用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的相關規定。
2)建筑體形系數
3、圍護結構
提高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減少建筑物的冷熱負荷。據有關研究,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每增大1W/㎡•K,在其他工況不變條件下,空調系統設計計算負荷增加近30%。所以,提高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是建筑設計上的首要節能措施。
本項目采用輕質保溫型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加外保溫的措施,提高外墻的保溫性能。外墻門窗在滿足使用和采光要求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開窗面積,使之達到節能窗墻比的要求。外窗均采用節能型中空保溫玻璃。減少建筑能耗,確保節能效果,滿足規范要求。屋面與外墻飾面材料采用淺色飾面層減少太陽輻射熱的吸收,降低空調能耗。建筑剖面外墻窗戶的位置有利于非制冷季節組織自然排風和冬季日照。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不應大于國家規定的限值。綜上所述,項目建筑圍護結構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
5、無障礙設計
病房樓需加強無障礙設計,大樓主要出入口處設置殘疾人坡道和盲道,樓梯設雙導線扶手,以方便成人和兒童。電梯門尺寸滿足輪椅進出方便,電梯門及轎箱考慮輪椅、擔架車的撞擊防護,設置帶有盲文的低位選層按鈕及報層音響、扶手、鏡子等。病房通道、衛生間、門扇開啟、呼叫按鈕、家具均要方便乘輪椅者使用。
6、醫療廢棄物處理
項目產生的醫療廢棄物主要分為廢水和醫療固廢兩類。其中,醫療廢水采用分流、分類收集,經現有100t/d污水處理站處理初步達標后,方可通過室外排水管道排向市政污水管網。
醫療固廢屬于危險廢棄物,目前業主單位已與XX具有醫療危廢處理資質的回收公司簽訂回收協議。本項目病房樓新增固廢由專業回收公司統一回收處理。
7、人防工程
項目在可研階段未設計人防工程。根據《河南省人民防空辦公室、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監察廳、河南省財政廳 、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規范人防工程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豫防辦〔2009〕100號)文件規定,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由建設單位按應建防空地下室面積繳納。本項目屬于三類人防工程,評估建議項目在設計期間積極與相關主管部門溝通人防工程相關問題。
8、項目建筑方案節能評估
(1)政策符合性評估
本項目屬于醫院增棟擴建項目,符合XX促進醫療行業發展的政策要求,該項目實施后可改善當地醫療環境,有利于社會穩定和提高經濟發展。
(2)選址對能源供給和消費的影響
項目位于XX惠民街和民主東路交叉口,地區交通較為便利,各項基礎設施完善。項目區域基礎設施工程如城市給排水、供電、郵政、電信等各種公用設施配備完善,建設條件較好,能夠滿足項目建設及運行期用能需求。項目所選場地符合國家及XX的有關用地政策。
(3)項目總平面布置評估
(3)項目的建筑設計方案評估
項目對建筑物位置、結構、門窗、衛生設施等合理布局、科學設計,體現多樣性和統一性,做到建筑設計合理,功能完善。重視對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重點技術和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成果應用。
綜合來看,本項目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GB51039-201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T50054-2011)等相關節能標準要求。項目建筑設計兼顧節能要求,達到建筑節能的基本要求。
二、暖通節能技術方案:
1、冷、熱源
當地沒有集中供熱。擬采用地源熱泵機組作為冷熱源,在病房樓統一建設中央空調機組。
2、冷熱負荷計算
依據《暖通空調設計手冊》等資料,估算總冷負荷568.64kW、熱負荷379.10kW。
可研階段未對地源熱泵機組進行選型。根據估算的冷熱負荷,在水溫為16~18℃,供回水溫度7~17℃時,以GSHP580型水源熱泵機組為例,單臺機組制冷量為576kW,略大于冷負荷,符合要求;在水溫為16~18℃,供回水溫度55~45℃時,制熱量為665kW,大于熱負荷,符合要求。建議采用一臺機組即可?紤]地源熱泵機組運行特性和設備檢修及備用需求,建議備用一臺風冷熱泵機組。
3、通風系統
通風系統主要包括衛生間排風、電氣間排風、機房送排風等。樓內衛生間的排風系統,廢氣將經土建風道排至屋頂入大氣,樓內電氣間、機房等均設置送排風系統。
三、給排水節能技術方案:
1、給水系統
本項目用水主要病人及醫務人員生活用水、道路、綠化用水。本項目水源為市政配套供水,供水壓力為0.30MPa,供水能力能夠保證項目建設期間及建成后的項目區用水需求。給水分為室外給水和室內給水:
1)室外給水
從惠民街市政給水管引入兩根給水管并在基地內成環管,設室外消火栓間距120米;室外適當地點設綠化用灑水栓。
2)室內給水
本項目主要為高層建筑,根據各建筑不同的用水要求,本項目病房樓給水系統豎向分區供水,室內生活給水采用分區供水,分低、中、高三個區。其中:
低區:由市政管網供水。
中、高區:分別由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供水。
3)太陽能熱水系統
設置屋面太陽能熱水系統,采用集中式太陽能熱水器。管道采用S3.2系列PP-R管熱熔連接。
2、排水系統
3、雨水系統
4、給排水方案節能評估
項目中給水系統、排水(包括廢、污水和雨水)系統的設計符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中的相關要求。選用適宜的供水設備和排污設備。水泵應根據管網水力計算進行選購,并應在其高效區內運行。采用管內壁光滑、阻力小的給水管材,適當放大管徑以減少管道阻力損失和水泵揚程。
四、電氣節能技術方案:
1、負荷等級及負荷設計
按高層民用建筑電氣設計防火規范規定,本項目醫院病房樓屬于一類建筑,一類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電梯、防煙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急照明等均為一級負荷。消防用電設備均為一級負荷,采用雙電源末端切換。病房照明、電輔熱、客梯、醫用電梯、貨梯、扶梯、水泵、地下車庫等按二級負荷供電。其余負荷為三級。
五、照明節能設計
1、照明系統方案:
病房照明主要采用熒光燈、LED等光源,評估建議優先選用進入國家推薦目錄的高效照明設備。公共照明燈具可選用不同型式的節能型燈具。
2、照明系統方案節能評估
評估認為,項目建筑照明設計依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有關規定并按各功能分區的環境特點和使用要求,確定各區各場所的照度、照明用電及所采用的光源、燈具。主要照度指標見附表“照明功率密度設計值”。并優化控制方式,優先采用自然光,采用節能自熄開關、分組控制、聲光控制型燈頭等節能措施,照明系統符合節能的要求。
節能管理措施分析評估:
節能技術措施分析評估
一、評估前節能措施
二、評估階段提出的節能措施
1、嚴格對照《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第一至三批)》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7號文)等終端用能設備標準及規范,嚴禁設計采用低效淘汰產品。
2、太陽能熱水系統。評估建議采用屋頂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以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同時隔絕部分屋頂太陽輻射,減少陽光直射。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具有保溫、防水、隔熱效果的建筑材料。
3、選用節能電動機。由于項目可研中未對主要設備進行選型,建議項目依據現行標準GB 18613-2006《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能效限定值要求、《國家重點節能技術目錄》、《節能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目錄》等政策文件,優先選用高效節能產品,更換或淘汰低效電動機及高耗電設備;采用變頻調速、永磁調速等先進調速技術;改善風機、泵類電機系統調節方式。合理配置電機系統,避免“大馬拉小車”的現象。
節能量計算及經濟效益分析:
電梯分區、分時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電梯系統用電,增加電梯分區、分時控制功能將使成本增加約2-4萬元 ,以電梯平均價格30萬元估算,平均成本預計約增加10%。按照10%的節電率估算,根據本項目電梯的運轉時間和運轉狀況。每年用電9.72萬kWh,年可節約電力0.97萬kWh,電梯節能措施的平均回收期在3-5年。
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
太陽能熱水需求:本項目建成后可入住300床病人、醫護人員共416人,按人均熱水用量80L/天,平均給水初始溫度15℃,加熱至50℃,水比熱容為4.2kJ/kg℃。根據當地環境條件,當地年太陽照輻射量在4200-5400MJ/a㎡,取5000MJ/a㎡,折算年平均日太陽輻照量13698.63kJ/a㎡。根據《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GB50364-2005),醫院宜采用集中供熱+外置輔熱太陽能熱水系統,計算太陽能集熱面積為:
Ac=
式中:Ac--太陽集熱器面積㎡。
Qw—日均熱水用量,57280kg(716人、80L/人)。
f---太陽能保證率,取50%。
Jt---太陽集熱器采光面上的太陽輻照量MJ/㎡天。
ηcd---太陽集熱器年均集熱效率,取40%。
ηL---管路和水箱的熱損失率,20%。
Ac=57280×4.2×(50-15)×50%/(13698.63×40%×(1-20%)=960.42㎡
經計算,所需太陽能集熱面積小于建筑屋頂面積1200㎡,滿足建設條件。年可利用太陽能熱量為:
Q=(300+416)×80×(50-15)×365=307.34萬MJ
折合標準煤105噸。因此,本項目預計年可利用太陽能資源307.34萬MJ,折合標準煤105tce。
節能經濟性評估:
項目通過太陽能熱水系統可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部分傳統能源如電能或然燃氣,太陽能熱水系統回收熱量307.43萬MJ,折合標煤105tce。按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費用1500元/㎡,預計總投資144.06萬元。與電熱水器相比,采用電熱水器實現該熱水供應則需耗電106.71萬kWh(電力按3600kJ/kWh,電熱水器效率按80%計算),按電費0.68元估算年可節約電費72.57萬元,平均回收期約為1.99年,可見節能措施可行、經濟。
主要耗能工序及其能耗指標
依據建筑功能和能源消費途徑分解項目主要用能系統,將其主要用能系統分解為:建筑用電、動力用電、公共照明及輔助系統。從項目用能結構上來,項目消耗電力、自來水,分別滿足了生產和生活的各種需求。電力是本項目的主要能源。從能源品種來看,電力屬于清潔能源,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同時供應也可以保障。
一、用電系統
項目用電途徑主要通過建筑用電、公共照明、動力用電幾部分組成。項目用電估算情況如下:
1、主要估算參數與依據:
(1)照明負荷估算:計算照明總裝機容量79.78kW。
(2)空調負荷:估算總冷負荷568.64kW、熱負荷379.10kW。
(3)用電設備:采用類比法取病房樓醫療辦公用電設備功率密度10W/㎡。
(4)地下建筑:本項目配套建設地下車庫,同時,變配電、換熱站、分區供水等動力設備配置在地下建筑。地下車庫照明取1.8W/㎡,地下建筑通風系統功率密度取5W/㎡。
2、建筑用電估算
項目建筑用電可分為照明、醫療辦公、電梯、動力、中央空調及太陽能輔熱系統等部分組成,預計總裝機容量1147.14kW。采用需要系數法估算項目用電量如下:
經估算,項目建筑建成正常投入運行后總用電量預計為170.43萬kWh,其,中央空調用電量103.68萬kWh,是主要用電系統,在運行中需重視能源管理和計量。
3、電梯水泵等公共動力設備
項目包含1棟12層高層建筑及3層康復樓。通常認為每部電梯服務60-90人,高于七層的建筑需配置電梯,本項目建議配置6部電梯,配置符合醫院使用情況及相關要求。
本項目單部電梯電機載重1600KG、荷載21人,功率約為18.5kW,裝機容量111kW,取需要系數0.4,日平均負荷工作時間6h,電梯系統預計年總用電量約9.72萬kWh。
本項目公共設備包括供水泵、循環水泵等,布置在項目地下建筑內,擬配置兩套變頻加壓水泵,單臺功率15kW,總裝機容量30kW,取需要系數0.7,日平均負荷工作時間8h,預計年用電量6.13萬kWh。
4、道路與公共區域照明
5、變壓器損耗用電量核算
6、項目總用電量核算
本項目總建筑面積17512.2平方米,預計本項目建成后正常年用電量估算為171.58萬kWh。項目耗電主要包括:照明、辦公設備、空調、電梯等附屬設備用電。
三、用水系統
項目擬從周邊臨近市政道路城市給水管網取水。在區內敷設供水干管,以供給病房樓生活區、室外消防用水、建筑單體用水以及綠化用水等。
本項目預計年平均用水量為5.04萬 m³。
綜合來看:
1、本項目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建筑電氣設計手冊》、《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T50054-2011)等相關節能標準要求。項目建筑設計兼顧節能要求,能耗在合理范圍內。
2、本項目可研階段未對電梯、機泵等設備進行選型,建議優先采用先進的設備,運行安全可靠,能耗低、效率高。在符合項目用能要求下,技術經濟可行性高,對運行管理水平要求較低。
項目能耗水平分析:
評估結論:
根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辦法》(豫發改環資〔2013〕1094號)以及國家及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結合項目的生產特點,對項目的能源消耗種類、能源供應狀況以及能源消耗指標、節能效果進行了分析論證、核算評估,得出以下評估結論:
1、相關產業政策符合性
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政策,也符合行業準入政策。項目沒有采用國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設備,且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綱要的要求。
2、項目能源消費總量及結構
項目主要能源為電力,主要耗能工質為水。項目綜合能源消費量當量值210.87tce,等價值546.86ce。其中電力消耗171.58萬kWh,水消耗5.04萬m3。
3、項目對所在地能源消費的影響
項目新增能源消耗量占所在地“十二五”能源消費增量的控制數比例m%為0.13%,對照《國家節能中心節能評審評價指標》,m≤1,則可判定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對所在地“十二五”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較小。
4、能源供應落實情況
項目周邊水、電、天然氣的市政道路管網都規劃齊全,未來能夠滿足項目區內的能源消費需求。項目單位應盡快與各供能單位簽訂供能協議,確保項目用能供應得以保障落實。
5、項目能耗及能效水平
項目年用電量171.58萬kWh/a,能耗能源消費在合理區間。參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項目用地指標、綠地率、人均綠地率及節能相關控制指標基本符合綠色建筑評價要求。
6、項目采取的節能措施及效果評價
項目通過太陽能熱水系統利用太陽能可再生資源140.51萬MJ,合計節約折標準煤耗105tce,投資回收期約1.98年,項目所選節能措施可行、經濟。
7、項目節能技術方案評價及建議
經過對該項目技術方案的各項評估和分析,認為該項目選擇的建筑方案合理,建筑設計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中的節能設計要求。項目采取了相應的節能技術措施和節能管理措施,節能措施合理可行,能夠起到加強節能效果的作用。
綜上所述,該項目能源消耗單元劃分合理,能源消費計算準確,能源供應有保證。能評后的單位面積綜合能耗符合該行業的實際運行情況及國家、行業的有關節能設計標準及控制指標。項目實施后不僅滿足地區人民醫療環境改善的迫切需要,從節能的角度也符合相關政策標準,建議此項目可以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