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1.1項目基本情況
1.1.1項目名稱
1.1.2建設單位
1.1.3項目負責人
1.1.4項目類型
1.1.5建設地點
1.1.6建設內容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的實施,為促進新鄉市及周邊縣市城鎮化建設,推進建筑節能,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走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創建節約型社會,計劃建設年產2.3億塊粉煤灰蒸壓磚項目。
項目以節能減排為主旨,充分依托一期《年產30萬立方米蒸壓混凝土砌塊項目》中的基礎設施和設備,本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鋼結構生產廠房2000平方米,并配套道路、綠化、給排水、消防、電氣等設施;購置生產線用全自動電控系統、粉煤灰蒸壓磚主要生產設備、化驗室高精密化驗設備等全省范圍內最先進的生產和檢驗設備。
1.1.7項目投資
1.1.8項目效益
1.2編制依據和編制原則
1.2.1編制工作的依據
1.2.2主要編制原則
1.2.3工作范圍
1.3項目建設的有利因素
1.3.1原材料資源豐富
1.3.2房地產業發展帶動新型墻材的需求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行業,據聯合國對世界70多個國家的調查,各國住宅建設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大約在3~8%之間。住宅同時也是國家的一筆重要財富,存量住宅價值一般占國家固定資產總值的20%左右。
我國市場上住宅潛在需求量大。伴隨著我國房改進度的加快,居民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住宅金融業的發展,個人消費者入住樓市將成為中國樓市一個突出的特點。隨著國有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房地產信貸以消費信貸為主將更加凸顯出來。在個人購房擔保貸款政策出臺以后,使越來越多的居民走上借貸購房之路。房地產的發展對粉煤灰蒸壓磚的需求急劇增加,市場有強勁的發展潛力。
1.4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4.1存在的問題
1.4.2應對建議
1.5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建設必要性
2.1項目背景
粉煤灰蒸壓磚是以粉煤灰或其他礦渣或灰砂為原料,添加石灰、石屑以及骨料,經胚料制備、壓制成型、高效蒸汽養護等工藝制成。產品的抗凍性、耐蝕性、抗壓強度等多項性能都優于實心黏土磚的人工石材。磚的規格尺寸與普通實心粘土磚完全一致,為240mm×115mm×53mm,所以用粉煤灰蒸壓磚可以直接代替實心粘土磚。隨著建筑結構體系的轉變,保溫性能好的自承重墻體將越來越受到建筑業的青睞。在節能建筑推廣的大環境中,降低建筑自重,達到建筑節能,復合建筑墻體備受推崇。粉煤灰蒸壓磚的建筑墻體,可有效達到當前節能建筑的要求,是國家未來鼓勵發展的方向。
2.1.1國家政策背景
2.1.2優惠政策
2.1.3河南省建材工業背景
2.1.4新型建筑材料發展背景
2.1.5項目建設背景
本項目的建設,充分利用粉煤灰,減少其侵占土地、污染環境,適應了國家墻改政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地區的發展規劃,是符合墻體材料發展方向的。目前新鄉市空心磚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經市場調查市場所用空心磚都是從外地購回,因此空心磚在新鄉市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良好的銷售市場。稅收方面享受許多的優惠政策,尤其是在土地復墾方面,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實患,加之空心磚的物理性能優良,砌筑效率高,減少自重,深受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的歡迎?傊,粉煤灰蒸壓磚在環境保護、墻體改革,節約耕地、節能降耗等方面都具有相當的優勢,并有政府各種政策的大力支持,促進了項目的建設。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利用工業廢渣,治理環境污染的需要
2.2.2墻體材料革新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需要
多年來,我國磚瓦工業的主導產品一直是實心粘土磚,制磚毀田、污染環境問題一直未得到根本解決,生產煤耗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國歷年堆積粉煤灰、石屑及工業廢渣達70億噸,堆存占用土地100多萬畝,污染十分嚴重!吨袊21世紀議程》發展戰略中要求墻體材料向節能、節土、利廢方向發展,利用廢渣制磚作為新型墻體材料,進一步明確國家墻體材料改革方向和決心。
2.2.3企業發展的需要
2.2.4節約土地的需要
第三章 市場分析
3.1傳統建材與新型建材的分析
3.1.1建筑材料市場背景
3.1.2傳統建筑材料的特點與不足
3.1.3新型建筑材料的特點與長處
3.2新型墻體材料的市場分析
3.2.1新型墻體材料發展狀況
3.2.2新型建材的發展前景
3.3蒸壓粉煤灰磚的市場分析
蒸壓粉煤灰磚的原料主要為粉煤灰,推廣蒸壓粉煤灰磚取代粘土磚對減少環境污染,保護耕地,改善建筑功能有積極作用。對蒸壓粉煤灰磚的性能進行分析、研究,蒸壓粉煤灰磚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設計和施工中應采取的技術措施。
蒸壓粉煤灰磚是以粉煤灰、石屑、濕電石泥為主要原料,經坯料制備,壓制成型、蒸壓養護而成的實心磚,簡稱粉煤灰磚,測試結果證明,蒸壓粉煤灰磚,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又具有較高的墻體強度。
3.3.1蒸壓粉煤灰磚砌筑性能指標
3.3.2蒸壓粉煤灰磚的應用
3.4銷售設想
3.4.1產品價格
3.4.2產品銷售
3.5營銷策略和營銷模式
3.5.1營銷策略
3.5.2營銷模式
3.5.3銷售隊伍和銷售網絡建設
第四章 建設條件及場址選擇
4.1建設條件
4.1.1地理位置
4.1.2自然資源優勢
4.1.3自然條件
4.1.4交通條件
4.2場址選擇
4.2.1場址選擇原則
4.2.2選址
第五章 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5.1技術方案
5.1.1產品的質量標準
5.1.2產品品種及規格
5.1.3主要原材料的要求
(1)粉煤灰
粉煤灰應符合JC/T409-2001《硅酸鹽建筑制品用粉煤灰》標準。
SiO2(二氧化硅) ≥40%
燒失量度 ≤15%
細度(0.045mm方孔篩篩余量) ≤45%
放射性應符合GB6763規定。
(2)石屑
石屑應符合GB/T5483-1996《石屑》標準。
(3)濕電石泥
5.1.4生產工藝
5.2設備方案
5.2.1設備選型原則
5.2.2設備清單
5.3工程方案
5.3.1設計原則
5.3.2工程方案
5.4公用輔助工程
5.4.1給排水工程
5.4.2供電工程
5.4.3消防工程
5.4.4通訊設施
5.4.5廠區綠化
第六章 環境影響評價及環境保護
6.1概況
6.2設計依據
6.3影響環境的因素及治理
6.3.1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措施
6.3.2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措施
6.4對環境影響的分析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很少,噪聲較少,對環境影響很小。其主要污染源為粉塵,由于采取除塵措施,使粉塵濃度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對環境不構成威脅。少量生活污水和地面、設備清洗水經處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排放。廢渣為零排放。
第七章 節能措施
7.1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7.2節能方針
7.3節能方案的技術要求
7.4節能措施
7.4.1建筑節能
7.4.2節電措施
7.5節水措施
7.6節約土地
第八章 勞動安全衛生及消防
8.1設計依據
8.1.1防塵、防毒
8.1.2防物理危害
8.1.3機械安全
8.1.4電氣安全技術
8.2勞動安全
8.2.1廠區布置與廠內運輸安全
8.2.2防火防爆
8.2.3防機傷、摔傷
8.2.4電氣事故預防
8.2.5防雷與接地
8.3職業衛生
8.3.1防噪音
8.3.2防暑降溫、防寒和防溫
8.3.3降低勞動強度
8.3.4女工保護
8.4消防安全
8.4.1設計主要依據
8.4.2消防原則及措施
第九章 項目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9.1組織機構
9.1.1項目組織
9.1.2管理機構組織
9.1.3機構職能
9.2人力資源配置
9.2.1車間主要工序
9.2.2工作制度
9.2.3勞動定員
第十章 項目管理與實施進度
10.1項目管理
10.2項目建設工期和實施進度
10.2.1項目實施期的主要工作
10.2.2項目建設進度
為了保證項目的實施,應逐項編制項目實施網絡計劃,監控項目實施進度,做到技術準備、土建施工、設備訂貨、安裝調試等各項工作協調一致,按計劃進行。環保治理與項目建設同步進行。與此同時加強新調入職工和高精新設備操作工的專業技術和操作培訓,使其盡快撐握設備生產性能及操作技術。
第十一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1.1建設投資估算
11.1.1編制依據
11.1.2編制方法
11.1.3估算資產投資總額
11.1.4流動資金估算
1、估算依據
本項目流動資金估算采用分項詳細估算法。估算主要公式為:
流動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應收賬款+存貨+現金
流動負債=應付賬款
流動資金本年增加額=本年流動資金-上年流動資金
周轉次數=360/周轉天數
存貨=外購原輔材料+燃料動力+在產品+產成品
2、估算結果
經估算本項目達產年需流動資金142.41萬元
11.1.5投資估算結果
11.2資金籌措
第十二章 工程招標方案
12.1總則
12.2招標內容
12.2.1招標范圍
12.2.2招標組織形式
12.2.3招標方式
12.2.4招標基本情況表
第十三章 財務評價
13.1財務評價依據及范圍
13.2基礎數據及參數選取
13.3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13.3.1年銷售收入估算
13.3.2產品總成本及費用估算
13.3.3利潤及利潤分配
13.4財務分析
13.4.1財務盈利能力分析
13.4.3財務生存能力分析
13.5不確定性分析
13.5.1盈虧平衡分析
13.5.2敏感性分析
13.6財務評價結論
經計算,本項目各項財務盈利能力指標較好,總投資收益率為25.80%,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為19.35%,所得稅后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5.90%,高于設定11%的財務基準收益率,財務凈現值為1427.20萬元遠大于0,稅后投資回收期為4.71年(含建設期);財務生存能力分析顯示企業有一定的財務生存能力;不確定性分析顯示本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綜上所述,本項目在財務上是可行的。
第十四章 結論及建議
14.1結論
經過以上系統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該項目實施后,增加當地人民的就業機會,對于加快新鄉市經濟發展的步伐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有利于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該項目科學地解決了環保問題,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社會效益明顯。
14.2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