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1項目基本情況
1.1.1項目名稱
1.1.2項目單位
1.1.3建設地點
1.1.4建設性質
1.1.5建設年限
1.1.6建設內容
利用現有土地優勢,擴建一座長120米、寬15米、高三層的養老公寓,公寓內除設置公共服務設施外,還將設置170個標準間,340個床位;公寓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全市養老床位不足的局面,同時還可增加100個就業機會。
1.1.7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1.8項目效益
項目建成后,為當地老人們提供了一個適合老人活動的綜合場所,滿足老年人對居住環境、活動設施、精神生活和康復保障等方面需要,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項目建成后,年可容納340位老人入住。項目很好地提高了老人的養護保健質量,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達到“幫天下兒女盡孝,給世上父母解難,為社會和政府分憂”的目的。項目是集休養、康復、健身、休閑于一體的養老機構,設施齊全、管理完善、服務滿意、環境優美。通過完善養老和相關人服務的功能,提高社會化養老水平,推動老齡事業的快速發展,立足項目區周邊地區老年人需求,為老年人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醫”等創造平臺,全面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解決部分上班人員及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項目還可增加100個就業機會。
項目建成后,每人1200元/月。按每年入住340人,年收入為489.60萬元;項目內部收益率12.26%,凈現值177.10萬元,投資利潤率10.66%,投資回收期8.40年(含建設期),盈虧平衡點40.76%。
1.2編制依據
第二章 項目主要內容及可行性分析
2.1項目主要內容
2.2建設背景
2.2.1國家政策
2.2.2我國及河南省老齡人口現狀
“十二五”時期,隨著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到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萬;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遞增0.54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隨,與經濟社會轉型期的矛盾相交織,社會養老保障和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急劇增加。未來2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國老年人口規模將會翻一番,老齡事業發展任重道遠。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疊,與工業化、城鎮化相伴隨,與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變化相交織,急劇增長的社會養老需求與老齡事業發展滯后的矛盾將日益突出。“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老齡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需要正確處理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大力推進老齡戰略對策體系、老年經濟供養體系,老年健康支持體系、老年宜居環境體系,老齡服務體系和老齡工作體系建設,從制度、物質,文化、組織、精神等方面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各項準備,切實保障老年家庭和老年人基本生活,促進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2.2.3新鄉老齡人口現狀
2.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和“看病就醫方便”。老年人對養老方式的選擇近年來呈現出以下特點,在經濟上要靠自己。子女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及本人所受壓力的加大,子女在贍養老人方面的表現弱化,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就醫看病的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2.4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2.4.1符合國家關于老齡化問題政策方針
2.4.2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2.4.3發展老年服務設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現有工作基礎和條件
3.1養老院基礎
3.2各項建設條件的落實情況
第四章 合作單位基本情況
4.1
第五章 項目實施方案和進度安排
5.1工程設計方案
5.1.1建筑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建筑布局應該功能分區明確,聯系方便,并必須保證各用房具有良好的室內外環境。室內凈高不低于2.6米。主要用房應直接天然采光,其采光窗洞口面積與房間地板面積之比不小于1:4。主要用房的樓地面除有專門要求外,其面層應用不起塵、易清潔、防滑的材料。
設計老人住房時,從目的性、方案及實際設施上要考慮到他們的起居、日常事務、個人愛好習慣、社會接觸及文娛體育活動等方面,以體現他們早先生活方式的連續性。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盡可能長時間維持其獨立生活能力。
5.1.2設計特點
5.1.3主體工程
1、在建設場地的選擇和總平面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環境質量良好,環境符合老人的心理上的需求,對老人有較強的吸引力;
(2)交通便捷,老人外出或是與子女、友人往來都十分方便;
(3)場地周邊活動安全,不應以主要交通干線為界,保證購物、逛公園等一般室外活動不必穿過城市主要街道;
(4)商業設施齊全,如超市、洗衣店、修理店、服裝店、飲食店、銀行,郵政及藥房等應盡可能鄰近并便于前往,使入居者對現實生活感到方便,對未來生活感到安心;
(5)公共設施如保健服務、文娛設施等也都要靠近;
(6)場地不宜直接鄰近學校、兒童游樂場或為青年與成年人所活躍出入的娛樂區;
(7)生活氣息濃郁,使老人們與各年齡段的居民們有各種各樣的相互交往機會,避免產生與社會相隔絕,被社會所遺棄的消極心理;
(8)場地應有足夠面積,以滿足開展戶外活動的要求。
(9)老人居室朝向應日照良好;
(10)居住區內路網設置合理,人車分流,來自主干道的噪音少;
(11)設置坡道聯系室內外空間,方便輪椅的使用;
5.2公用工程
5.2.1給排水工程
5.2.2電氣系統
1、電氣系統采用埋管暗敷,每套設電度表和配電箱并設置短路保護和漏電保護裝置。
2、康復用房和衛生間做局部等電位聯結。
3、采用帶指示燈的寬板開關,長過道安裝多點控制的照明開關,臥室采用多點控制照明開關,浴室、廁所采用延時開關。開關離地高度為1.10m。
4、在臥室至衛生間的過道,設置腳燈。衛生間洗面臺、廚房操作臺、洗滌池設局部照明。
5、公共部位設人工照明,除電梯廳和應急照明外,均采用節能自熄開關。
6、臥室,起居室內設置兩組二極、三極插座;廚房內對應吸油煙機、冰箱和燃氣泄漏報警器位置設置插座;衛生間內設置一組防濺型三極插座。其他老年人設施中每床位設置一個插座。公用衛生間、公用廚房對應用電器具位置設置插座。
7、起居室、臥室內的插座位置設置高度宜為0.60m。
8、臥室設置一個電話終端出線口。其他老年人設施中每間臥室設一個電話終端出線口。
9、臥室、起居室、活動室設置有線電視終端插座。
5.2.3防雷和接地裝置
5.2.4消防系統
5.2.5弱電系統
5.3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為了保證項目的實施,應逐項編制項目實施計劃,監控項目實施進度,做到技術準備、設備訂貨、安裝調試等各項工作協調一致,按計劃進行。
2015年5-6月 完成項目規劃設計、資金籌措等前期工作;
2015年7月-2016年4月 項目開始實施;
2016年5月 竣工驗收。
第六章 社會影響及績效目標
6.1社會效益
項目建成后,年可容納340位老人入住。項目很好地提高了老人的養護保健質量,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達到“幫天下兒女盡孝,給世上父母解難,為社會和政府分憂”的目的。新鄉市愛心楓樂園養老院,是集休養、康復、健身、休閑于一體的養老機構,設施齊全、管理完善、服務滿意、環境優美。通過完善養老和相關人服務的功能,提高社會化養老水平,推動老齡事業的快速發展,立足項目區周邊地區老年人需求,為老年人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醫”等創造平臺,全面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解決部分上班人員及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項目還可增加100個就業機會。
6.2經濟效益
財務分析依200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及建設部發行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為據,采用動態分析,財務分析期12年,基準點均取在項目實施第一年的年初,目標收益率采用8%。
6.2.1成本估算
6.2.2收入及利潤估算
6.2.3效益指標分析
6.2.4盈虧平衡分析
6.2.5財務評價結論
從項目各評價指標可以看出,該項目內部收益率大于8%的目標收益率,所得凈現值大于零,從經濟上看,該項目切實可行。
第七章 經費來源概算
7.1估算依據
7.2投資構成及估算參數
7.2.1工程費用
1、建筑工程費
建筑工程費的估算方法采用單位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法(單位建筑工程造價指標乘以建筑工程總量)、單位實物工程量投資估算法(以單位實物工程造價指標乘以實物工程量),單位造價指標的確定參照新鄉市土建工程定額和同類項目造價水平,并按現行價格水平予以調整。本項目建筑工程費估算為567.00萬元。
2、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安裝費
主要為給排水系統、供電系統、消防系統等設施配套,合計37.80萬元。
7.2.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7.2.3工程建設預備費
7.3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7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640.00萬元,流動資金60.00萬元。
項目總投資700.0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自籌350.00萬元,申請資金350.00萬元。
第八章 扶持資金使用計劃
8.1扶持資金主要支持的環節
本項目申請專項扶持資金350.00萬元,主要用于老年公寓建設。
8.2扶持資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