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總 論
1.1項目概況
1.1.1項目名稱
1.1.2建設性質
1.1.3項目承辦單位
1.1.4項目建設地點
1.1.5項目建設期限
1.1.6建設內容與規模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實驗室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框架結構;購置微波爐、定時電動攪拌機、旋片式真空泵、電熱鼓風干燥箱、箱式電阻爐、電子秤、氣流粉碎機、球磨機、電動震篩機、恒溫水浴堝等試驗、開發設備,以及激光粒度分析儀、顆粒圖象分析儀、比重儀、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計、電性能測試儀、箱式電阻爐、電熱鼓風干燥箱、水分測定儀等檢測設備;配套道路、綠化、變配電、給排水、消防、環保等公用設施;圍繞鋰離子電解液產業化開展研究工作,在新產品研發方面跟蹤國際先進生產技術,多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工藝,保證鋰離子電池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年轉讓技術成果5項。
1.1.7項目投資及資金籌措
本項目總投資268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2580.90萬元,流動資金99.10萬元。
項目所需資金全部由項目建設單位自籌。
1.1.8項目效益
1.2編制依據及可研報告研究范圍
1.2.1研究工作依據
1.2.2研究工作范圍
1、通過項目背景及發展概況的研究,分析項目提出的由來;
2、通過對市場的分析研究以及對項目規劃的研究,推薦項目的建設規模、方案,論證項目建設的合理性;
3、對建設條件及動力供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4、對工程技術及設備方案進行研究,提出工程招投標方案;
5、對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進行研究;
6、對節能、環境保護、安全衛生與消防提出研究方案;
7、對投資估算、資金籌措、經濟效益進行定量分析,測算各種效益指標和項目的抗風險能力;
8、提出結論。
1.3申請專項資金支持的理由
第2章 項目背景與必要性
2.1項目背景
2.1.1政策環境
2.1.2新鄉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1.3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概況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項目建設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2.2.2項目的建設是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的需要
建設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有利于引導企業加大研究開發設施建設和研發活動的投入,有效整合產學研資源,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提升企業競爭力為目標,開展產業基礎技術研發,促進企業成為科技投入和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
2.2.3項目的建設是促進高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建設河南省工程實驗室,在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領域超前部署,將培育和掌握一批戰略高技術和前沿技術,搶占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有利于更好落實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戰略任務,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2.2.4項目建設是推進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的需要
本項目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不僅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利益增長點,而且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相關產品的質量和產業層次。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國家、省、市重點支持的發展領域;該項目有利于帶動全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體現省本行業排頭兵企業的作用;項目對地方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具有積極的意義,對促進人員就業、社會穩定和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項目建成后,年轉讓技術成果5項。
第3章 市場分析
3.1鋰離子電池市場分析
3.1.1鋰離子電池市場現狀
3.1.2鋰離子電池市場發展預測
3.1.3項目產品市場前景
鋰離子電池廣泛用于電子產品領域,高端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電紙書等便攜式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需求仍保持著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近年來動力類鋰電池在國內外也都迅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各種小型電子設備、移動式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等,在低炭經濟大環境下,發展前景更加廣闊。隨著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儲能電站等新興產業鋰離子電池的需求發展,應用空間將不斷擴大。
目前,全球電池市場總量約為2000億元,其中二次電池市場約占總量的63%,并處于快速增長期。鋰離子電池目前主要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電子產品領域。隨著便攜式電子產品市場的持續增長及鋰離子電池電動工具與電動汽車市場的啟動,整個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市場容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2016-2017年動力電池市場將達到1400億,首次超過消費電子需求,2020年其市場總量預計將翻7倍超過2100億元。
3.2合作雙方基本情況
3.2.1河南華瑞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況
3.2.2河南師范大學概況
第4章 建設條件與場址選擇
4.1建設條件
4.1.1項目區概況
4.1.2地理位置
4.1.3氣候條件
4.1.4自然資源
4.1.5區位交通
4.1.6經濟結構
4.2場址選擇
第5章 工程技術方案
5.1指導思想、建設原則和目標
5.1.1指導思想
5.1.2建設原則
5.1.3建設目標
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的省級工程實驗室建設格局,建立適應產業發展要求、有利于整合優勢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的基礎支撐平臺,提高產業技術的有效供給,顯著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突破產業核心技術,逐步扭轉產業發展對國外技術嚴重依存的局面提供有力支撐;為研制重大技術裝備,保障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創造必要條件;為掌握戰略高技術,加速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建立有效手段;為聚集、培養創新能力突出的高層次人才營造良好環境。
5.2建設方案
5.2.1工程方案
5.2.2設備方案
5.2.3技術方案
5.3公用設施
5.3.1供電
本項目用電負荷等級為三級,供電電壓10KVA,變電壓為380/220伏。
電源來自項目區供電網,10kV架空引至項目區圍墻邊后改用電纜引至項目區總變電所高壓配電柜室,經隔離開關引入高壓開關柜,再經變壓器降壓為220V/380V后,由低壓開關柜分若干回路采用電纜直埋式引至各用電場所。變配電室以放射式向動力配電箱供電,動力配電箱以放射式和樹干式相結合的方式向各用電器具供電。
動力和照明分開。生產區等處照度不小于300lux。其余區域照度在200~2501ux之間。
5.3.2給排水
5.3.3消防
5.3.4道路工程
5.3.5綠化工程
第6章 節能、節水措施
6.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6.1.1原則和標準
6.1.2規范和依據
6.1.3項目綜合能耗情況
6.2節能措施
6.2.1建筑節能
針對目前中國建筑高能耗、低能效的問題,建設部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建筑節能工作的重點工作領域。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建筑節能根據國家《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本項目通過以下措施達到的節能。
1、采用新型節能墻體和屋面的保溫、隔熱技術與材料;
2、采用節能門窗的保溫隔熱和密閉技術;
3、采用集中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
4、采用建筑照明節能技術與產品,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系統和稀土三基色熒光燈,基本不用白熾燈。
6.2.2節電措施
6.3節水措施
6.4節約土地
第7章 環境保護
7.1環境保護執行標準
7.1.1環境質量標準
7.1.2污染物排放標準
7.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7.2.1建設期對環境的影響
7.2.2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
7.3環境保護措施
7.3.1建設期污染防治措施
7.3.2運營期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水處理措施
全區域實行雨污分流,室外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網。糞便污水經化糞池,與其他生活廢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實驗室廢水排入公司污水處理站,經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2、廢氣處理措施
地上停車場由自然擴散外排,能夠滿足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標準。
3、噪聲處理措施
利用墻壁的隔聲、吸聲作用,安裝減震墊、風機消聲器,能有效的降低噪聲源向外界環境的輻射。經距離衰減,水泵、風機晝夜間運行時,噪聲能夠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的要求。
4、固廢處理措施
建設單位應合理布設垃圾收集點,保持整潔,并對固體廢棄物實行分類管理,燈管、墨盒、硒鼓等危險廢物由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理。對那些無回收利用價值的垃圾、生活垃圾(含餐飲垃圾)由環衛部門集中清運處理。
實驗室固體廢棄物與公司生產鋰電池廢棄物資源化回收處理。
7.4環境影響評價
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省、市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環境保護“三同時”原則,施工期環境影響屬于短期影響,施工過程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后對環境無影響。本項目采用的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極少,經過處理后,不會對周圍環境及自身產生破壞性影響。
第8章 勞動安全衛生及消防
8.1勞動安全衛生
8.1.1設計依據
8.1.2勞動安全
8.2消防安全
8.2.1設計主要依據
8.2.2消防原則及措施
第9章 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9.1組織機構
9.1.1項目組織及管理機構
9.1.2組織機構
9.2人力資源配置
9.2.1勞動定員
9.2.2人員來源
9.3項目管理
9.3.1財務管理
9.3.2設備物資管理
9.3.3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包括工程設計、設備物質采購、施工監理和竣工驗收等過程,關系到整個項目的工程質量和效益的發揮。公司根據項目的建設進度,結合各部分的投資規模與先后順序制定投資計劃,保證建設資金及時到位,同時根據項目建設計劃,配備專職人員負責項目的設備物資采購,在采購過程中,同時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以保證所采購設備物資經濟適用,使各項目建設按計劃順利進行。
第10章 項目實施進度
10.1項目建設工期
10.2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第11章 項目招投標
11.1概述
11.2招標組織形式
11.3招標方式
11.4招標基本情況表
第12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2.1投資估算
12.1.1投資估算范圍
12.1.2編制依據
12.1.3編制方法
12.1.4建設投資
建設投資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及預備費。
1、工程費用
工程費用合計2393.17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641.59萬元,設備購置及安裝費1751.58萬元。
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主要包括可研報告編制費、建設單位管理費、勘察設計費、監理費、招標費等,按照相關行業費用計提標準,共計64.83萬元。
3、工程建設預備費
工程建設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根據行業有關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基本預備費按照工程費用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的5%進行估算,不計漲價預備費,則工程建設預備費估算為122.90萬元。
12.1.5流動資金
12.1.6投資估算結果
12.2資金籌措
第13章 財務評價
13.1財務評價依據
13.2財務評價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
13.3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13.3.1年收入估算
13.3.2產品總成本及費用估算
13.3.3利潤及利潤分配
13.4財務分析
13.5不確定分析
13.5.1盈虧平衡分析
13.5.2敏感性分析
13.6財務評價結論
經計算,本項目各項財務盈利能力指標較好,總投資收益率為23.07%,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為17.30%,所得稅后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9.42%,高于設定12%的財務基準收益率,財務凈現值為1077.23萬元,遠大于0,全部投資回收期為6.32年(含建設期);財務生存能力分析顯示企業有一定的財務生存能力;盈虧平衡分析顯示本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第14章 結論與建議
14.1結論
14.2建議
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項目規模較大,時間較緊,建設過程中各方面工作協調難度較大。建議強化項目進程中的投資、質量、進度計劃,注重對可能發生的不利條件及變化因素的預測與防范對策,以保證項目按期完成。
1、實行速度管理,加強項目運作進度,以避免市場可能的由高峰期向下降期轉折的風險。
2、公司各部門緊密配合,以加快項目運作進度。
3、項目成本須合理控制,以保留市場波動時的降價應對空間。
4、注意嚴格的按照既定方案去做每一件事,統一調配資金,物資和各項工作。特別要準備好抗風險資金,不可挪用。
5、項目在建設及運用過程中應積極爭取相關免稅等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
6、建議上級主管部門積極支持項目實施,促使項目早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