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總論
1.1項目概況
1.1.1項目名稱
1.1.2承辦單位
1.1.3建設地點
1.1.4建設內容
項目建設內容為400平方米實驗室環境工程改造及檢測試驗設備購置。
實驗室工程改造按照省級一流實驗室標準要求進行改造,符合檢測用房、水電、通風排風、恒溫恒濕等環境條件。
購置的設備有:自動回彈試驗儀,伸長率試驗儀,卷繞試驗儀,急拉斷試驗儀,智能單向耐刮試驗儀,剝離扭絞試驗儀,往復刮漆試驗儀,靜摩擦系數試驗儀,動摩擦系數試驗儀,介質損耗試驗儀,耐電暈試驗儀,高壓漆膜連續性試驗儀,低壓漆膜連續性試驗儀,自動電壓測試儀,熱態電壓測試儀,電腦導體電阻測試儀,鹽水針孔試驗儀,耐溶劑試驗儀,耐冷媒萃取試驗儀,耐水解和變壓器油試驗儀,智能軟化擊穿試驗儀,直焊性試驗儀,熱粘合試驗儀,溫度指數耐壓試驗儀,高溫箱。
1.1.5投資規模及資金來源
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1000.00萬元。實驗室環境改造投資300.00萬元,檢測設備投資700.00萬元。
資金來源:地方政府投資500.00萬元,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自籌500.00萬元。
1.1.6建設期限
1.1.7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建立,將促進和帶動繞組線產品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大幅提高區域經濟產業效益。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各項業務開展,將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滿足自身人才培訓,技術研發、設備更新和環境改造需要,持續提升技術水平。
2、社會效益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具備檢驗檢測、科學研究、標準制訂修訂、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履行監管職能、服務經濟發展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是引領產業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服務機構,也是重要的研發創新機構。是推動科技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做大、做強產業的重要基礎,對于實現經濟健康快速、科學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1.2項目編制依據、范圍
1.2.1編制依據
1.2.2研究范圍
1.3申請專項資金支持的理由
1.4項目單位概況
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項目提出的背景
2.1.1國家政策背景
2.1.2 項目由來
繞組線是電機、家用電器、電子、通訊和交通等產品的配套材料。繞組線作為國家工業的基礎材料,處于無可替代的地位。隨著國家推動自主創新工程的實施、國內消費結構升級以及大規;A設施建設的新一輪擴張,特別是由于城鄉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家用電器的增加、與之配套的電機、電器、通訊器材的增加、電網建設、輸變電設備的增加,以及目前我國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使繞組線產品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項目的建設是產業發展的需求
項目建設是服務區域經濟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是促進河南省繞組線工業科技進步,占領繞組線技術制高點的迫切需要。新鄉市地處中原腹地,毗鄰京珠高速和京廣高鐵專線,交通便捷,區位獨特,優勢明顯,在我國居于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新鄉市建立省繞組線中心,利用新鄉市繞組線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優勢,填補了河南省繞組線檢驗機構的空白,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2.2.2項目的建設是質監部門履行職能的需要
2.2.3項目的建設是地方政府的要求
2.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2.3.1政府支持
2.3.2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2.3.3專業技術力量雄厚
第三章 建設目標與規模
3.1實驗室建設目標
3.1.1基礎設施建設
3.1.2環境建設
3.2設備建設目標
為滿足河南省質監局對省級檢測中心檢驗設備的要求,在設備配置方面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合理配置先進設備,滿足檢測工作和科研工作需要。
2、主要檢測設備以國產一流設備為主。
3、按型式檢驗和承擔省監督抽查任務的要求配置為原則。
3.3人才隊伍建設目標
3.4科技創新目標
3.5運行機制目標
建立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引進先進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省繞組線中心建成后,嚴格按照ISO/IEC17025標準進行實驗室質量體系建設。檢驗能力輻射河南及周邊省份,能夠滿足政府監督,滿足服務地方經濟、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的需要。通過實現以上目標,使該中心總體達到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具備質量檢驗、仲裁檢驗、標準制定、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成為支撐地方繞組線產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
3.6項目建成后達到的目標
3.7建設規模及內容
第四章 建設條件及場址選擇
4.1項目區概況
4.1.1項目區概況
4.1.2地理位置
4.1.3氣候條件
4.1.4自然資源
4.1.5區位交通
4.1.6經濟結構
4.2場址選擇
第五章 工程方案
5.1工藝技術方案
5.1.1檢驗項目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具有省級先進水平的實驗室。
1、可以開展的產品及檢驗項目
155級聚酯漆包銅圓線、130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180級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220級聚酰亞胺漆包銅圓線、130L級聚酯漆包銅圓線、130級聚酰胺復合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155級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155級聚酰胺復合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180級聚酰胺復合聚酯或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180級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200級聚酰胺酰亞胺漆包銅圓線、130級自粘性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155級自粘性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180級自粘性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180級自粘性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200級自粘性聚酰胺酰亞胺復合聚酯或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200級聚酰胺酰亞胺復合聚酯或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200級聚酯-酰胺-亞胺漆包銅圓線、240級芳族聚酰亞胺漆包銅圓線、180級直焊聚氨酯漆包銅圓線、漆包銅扁繞組線、120級縮醛漆包銅扁線、155級聚酯漆包銅扁線、180級聚酯亞胺漆包銅扁線、130級聚酯漆包銅扁線、 玻璃絲包繞組線、130級浸漆玻璃絲包銅扁線和玻璃絲包漆包銅扁線、155級浸漆玻璃絲包銅扁線和玻璃絲包漆包銅扁線、紙包繞組線、紙包圓線、紙包銅扁線、紙絕緣組合導線、紙絕緣多股絞合導線。漆包鋁圓繞組線、120級縮醛漆包鋁圓線、130級聚酯漆包鋁圓線、155級聚酯漆包鋁圓線、180級聚酯亞胺漆包鋁圓線、200級聚酯或聚酯亞胺/聚酰胺復合漆包鋁圓線。玻璃絲包薄膜繞包銅扁線。電工用銅線坯、電工圓銅線、電工圓鋁桿、電工圓鋁線、漆包繞組線絕緣漆。
2、產品檢測項目
外觀、尺寸、電阻、伸長率、回彈性/角、柔韌性和附著性/力、熱沖擊、軟化擊穿、耐刮、耐溶劑、擊穿電壓、漆膜連續性、溫度指數、直焊性、介質損耗系數、耐冷凍劑、耐變壓器油。熱黏合、失重、針孔試驗、包裝。
3、原材料檢驗項目
表面質量、尺寸、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扭轉性能、電性能、銅粉量、氫脆、退火性能、固體含量、粘度、包裝。
5.1.2國家最新技術標準
5.1.3標準要求的具體檢測項目
5.2 儀器設備選型
5.2.1選型要求
5.2.2儀器設備購置
5.3建筑工程方案
5.3.1設計依據
5.3.2工程方案
5.4供電
5.4.1設計依據
5.4.2設計范圍及內容
5.4.3供電電源
5.4.4配電系統
5.4.5配電線路敷設方式
5.4.6電器安全
5.4.7安全措施
5.4.8用電負荷
5.4.9照明系統
5.4.10防雷系統
5.4.11有線電視系統
5.4.12電話配線系統
5.4.13計算機系統
5.5給排水
5.5.1設計依據
5.5.2供水工程
5.5.3水源及用水量預測
5.5.4給水系統設置
5.5.5室內消防系統
5.5.6排水工程
5.6通風
第六章 節能節水與環境保護
6.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6.1.1原則和標準
6.1.2規范和依據
6.2節能措施
6.2.1項目綜合能耗情況
6.2.2節能措施
1、所有檢驗檢測和其它設備均選用節能型專用儀器設備。
2、建造裝修優先采用節能建筑材料。用房的地面、踢腳線、內墻面、頂棚等部位的裝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既達到節能,又符合防火、防滑等方面的要求。
3、建筑節能要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內墻外墻均貼保溫材料,按節能墻體處理。
4、空調首先選用節能型與環保型空調?照{冷源盡量采用深井水口與冷凍站冷凍相結合的方案,可節約投資和減少運行費用,隨工況變動操作靈活,在滿足空調使用要求的條件下,能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5、供電系統擬采用下列節能技術
(1)采用低壓電容補償,減少無功損耗;
(2)推廣高效節電照明系統,優先選用節電、發光效率高的新光源和照明燈具,減少用電負荷;
(3)電纜導線布線時,盡量辟免線迂或電能倒流,適當加大截面,以降低線路阻抗。
6、節水措施
(1)首先選用節水型自動水泵、節水型水具器和衛生設備;
(2)充分利用城市自來水供水管網壓力進行供水,以降低能源消耗;
(3)在給水進口和主體建筑裝置計量水表,以利統計和節能用水;
(4)加強用水管理,增強節水意識。
6.3 環境保護
6.3.1檢測過程產生的“三廢”對環境的影響及防護
6.3.2檢驗檢測系統對環境影響及防護
項目建成后無污染廢水廢氣等排放,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不利影響。嚴格控制對電磁、灰塵、振動、電源電壓等的干擾,電器設備均采用低電壓并有國際認證的安全設計和安全防護裝置,不存在不良隱患。對實驗室進行嚴格的分離處理,以確保各自的工作人員實驗操作安全,互不影響。
6.4 勞動安全
第七章 建設期限和實施的進度安排
7.1 建設期限
7.2 項目實施進度
為確保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在規定的建設期內合理安排建設進度。在項目建設中,制定科學而詳細的實施計劃方案,按計劃組織安排。項目實施進度計劃如下:
1、2014年10月,落實資金開工建設;
2、2015年6月,完成實驗室環境改造工程;
3、2015年12月,完成購買設備,設備安裝調試、計量檢定/校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專業技術人員的招聘及培訓。
4、2016年3月,完成資質認證及實驗室“三合一”評審;
5、2016年6月,完成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的驗收。
第八章 項目建設的組織管理與運行
8.1 項目建設期組織管理
8.1.1項目的領導與工作機制
8.1.2項目管理
8.2 項目建成后運行管理
8.2.1組織機構
8.2.2運行管理機制
8.2.3培訓
8.3人員配置
第九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9.1投資估算
9.2資金來源
第十章 效益分析
10.1經濟效益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建立,將促進和帶動繞組線產品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大幅提高區域經濟產業效益。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各項業務開展,將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滿足自身人才培訓,技術研發、設備更新和環境改造需要,持續提升技術水平。
10.2社會效益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具備檢驗檢測、科學研究、標準制訂修訂、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履行監管職能、服務經濟發展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是引領產業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服務機構,也是重要的研發創新機構。是推動科技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做大、做強產業的重要基礎,對于實現經濟健康快速、科學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1、承擔檢驗、檢測任務,提高產品質量水平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成后,將承擔國家、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檢驗、履行政府質量監督職能提供技術保障,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2、承擔科學研究任務,服務自主創新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一個公共創新平臺,利用一流的基礎設施和儀器設備,為社會提供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試制,試驗驗證等研發創新服務,促進產品換代和產業優化升級?砷_展檢測、技術檢測方法、檢測儀器設備的研究開發,促進科技進步。
3、承擔標準制修訂任務,引領產業升級
河南省繞組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企業同行交流的平臺,以繞組線中心為橋梁紐帶,研究產業標準、參與標準制修訂,把技術優勢轉化為標準優勢,把標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引領產業升級,推動行業發展。
4、開發技術服務,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在產業集聚區中,有大量的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和生產工藝科技含量相對偏低,科技成果產業化相對薄弱,企業的技術裝備、技術水平不足,如果每家都建實驗室,將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建成后的省繞組線中心將發揮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作用,為中小企業開展技術診斷服務,解決企業、產業的技術難題,提高中小企業技術水平,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引領中小企業向技術水平更高、市場競爭力更強、經濟效益更佳的層次轉移,帶動產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為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
第十一章 招標方案
11.1總則
11.2招標內容
11.2.1招標范圍
11.2.2招標組織形式
11.2.3招標方式
第十二章 風險分析
12.1市場前景風險
12.2技術工藝風險
項目建設過程中,選擇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技術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首先要處理好設備的先進性、適用性問題。先進的檢測設備是相比較而言的,先進的同時必須適應國情,并與其配套能力相適應。對于成熟的先進設備可積極采用,初次采用的設備,應對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困難進行細致調查,分析利弊,減少冒險使用的損失。其次要充分考慮設備的可行性。避免對建設項目的安全可靠造成威脅。建設項目的先進性、適用性、可行性必須以經濟性為前提。只有投入產出關系合理,才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12.3籌資風險
12.4設備招投標風險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
13.1結論
項目建成后,填補地區對繞組線產品的檢測空白,提高完善河南省繞組線產品檢驗檢測能力,為繞組線產品安全監督檢查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本項目作為公益性項目,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13.2建議
1、基于以上結論,建議項目主管領導部門對該項目給予重視和支持。
2、建設單位應抓緊組織和實施好該項目,力爭早日建成投入使用,發揮效益。
3、建成后,嚴格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執行標準,為其嚴把產品質量關,保質保量完成檢測與科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