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發布時間:2018-10-22作者:來源:點擊:
xx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是在2000年5月根據省編委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豫編辦[1999]49號文件,由縣技術監督局所屬的xx縣計量測試所、xx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合并而成,直屬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導。
xx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位于河南省xx縣建設路中段,是xx縣轄區依法設置的法定質量、計量專業技術檢測機構,其職能和職責是負責建立、保存使用本地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承擔量值傳遞,強制檢定、非強制檢定和測試任務;承擔本地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和委托檢驗任務。
第二章 項目的基本情況
2.1項目建設內容
河南省精細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項目
新建
xx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xxxx縣產業聚集區
為響應政府號召,滿足產業發展對檢驗檢測的需要,根據政府文件,由xx縣人民政府投資,xx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擬進行精細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項目的建設。
項目占用現有土地2.5畝(約合1666.68平方米),規劃建設綜合實驗室用房
項目建成后,擬覆蓋的檢測產品范圍包括涂料、火堿、甲醇和乙二醇,檢測能力均達到100%,并承擔100%的省抽任務。
項目建成后,年均銷售收入448.00萬元,年均利潤總額179.70萬元,總投資收益率16.43%,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14.35%,稅后財務凈現值294.94萬元,投資回收期7.78年(含建設期),盈虧平衡點31.14%,項目財務盈利能力較強,經濟效益顯著,抗風險能力較強。
財務評價指標匯總數據見下頁表2-1。
2.2建設背景
精細化工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細化工產品種類多、附加值高、用途廣、產業關聯度大,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各個領域。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己成為世界各國調整化學工業結構、提升化學工業產業能級和擴大經濟效益的戰略重點。
精細化工率(精細化工產值占化工總產值的比例)的高低己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化學工業發達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精細化工行業的需求,從長期來看是穩定而充足的。我國遠未達到精細化學品消費飽和的條件,人均消費量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中國精細化工工業的生產和消費仍將保持增長趨勢,中國精細化學品消費總量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復蘇,下游行業的需求會進一步回升,從而帶動精細化工行業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本項目的建設不屬于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改版中限制和淘汰類項目。
精細化工產品需求廣泛,一方面直接為石油和石油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膠和纖維)的生產和加工、農業化學品的生產提供催化劑、助劑、特種氣體、特種材料(防腐、防高溫、耐溶劑)、阻燃劑、膜材料,以及各種添加劑、工業表面活性劑、環境保護治理化學品等,保證和促進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提高化學工業的加工深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大的石油公司、化工公司的經濟效益?梢哉f精細化工技術是涉及面最為廣泛,與工農業發展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技術之一。據有關部門測算,近五年來,精細化工復合增長率在25%以上。2012年精細化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5萬億元;2013年精細化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5萬億元;2014年精細化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xx市精細化工產品的市場份額約為60億元。
精細化工產品在石油和石油化工、農業化學品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在國內投資建廠,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先進制備技術的引進,必將帶來精細化工市場供給的不斷增長,精細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呈現迅速增長趨勢,市場發展前景可觀。
預計2015年精細化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可達到48794萬元;2016年精細化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可達到56701萬元;2017年精細化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可達到62830萬元;2018年精細化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可達到71548萬元。
2.3項目建設必要性
1、項目的建設是產業發展對檢驗檢測需求
精細化工產品與人們生活、工業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石油、石化三大合成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離不開精細化工產品,另一方面提高化學工業的加工深度也離不開精細化工產品。由于產品種類繁多,結構復雜,且多容易出現質量隱患。xx縣精細化工專業園區的健康發展,產品質量的規范與提高,更需要配套一個高端的檢測機構,從產品質量上嚴格把關,技術要能跟上產品更新的步伐,及時完善人員、設備等檢驗資源。
目前從事精細化工產品的國家級檢驗機構設在行業部委所屬的研究所。河南省質檢系統尚無精細化工產品的省級檢測中心。
2、項目的建設是提高質量和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需要
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提出了盡快在質檢系統建設一批高水平、高層次的國家和省級質檢中心。2004年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精神提出,依托質監系統,整合社會資源,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在市縣質監系統建設一批高水平、高層次的國家和省級質檢中心(站),作為提高質量、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抓手,已成當務之急。今年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又提出要在三年內每個省級產業集聚區都要建立公共檢測服務平臺。
3、項目的建設是響應地方政府的要求
項目的建設,把檢測工作與服務監管有效結合,分析政府監管需求,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究,在突發事件中,能夠及時為政府部門提供技術支持,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技術信息建議。項目建設是引領產業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服務機構,也是重要的研發創新機構。是推動科技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做大、做強產業的重要基礎,對于實現經濟健康快速、科學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2.4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1、項目總投資
本項目總投資1093.46萬元,全部為固定資產投資。
2、資金來源
項目總投資1093.46萬元,項目所需資金全部申請政府財政補助。
2.5各項建設條件落實情況
1、基礎設施條件
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xx縣產業聚集區。
xx縣產業集聚區是省政府確立的首批省級產業集聚區之一。xx縣產業集聚區位于河南省中部,地處平原,京廣、石太鐵路,濟東高速、新濟、新洛、汲詹、薄口公路穿境而過,交通運輸便利, xx縣產業集聚區面積18平方公里,一期規劃建成7.95平方公里。產業集聚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0.2億元,建成了東環上跨立交橋和東區下穿鐵路立交橋,新修道路
項目區有較完善的設施,水、電等公用工程基礎設施,可滿足項目的需要。
2、項目進展情況
本項目建設期限為2016年4月~2018月3月。
3.1工藝技術路線
工業用氫氧化鈉中氫氧化鈉含量的測定
1 按GB 4348. 1和GB 11213. 1進行。其中GB 11213. 1為仲裁法。
2 工業用氫氧化鈉中碳酸鈉的測定按GB 7698 和G B 4348. 1進行。其中GB 7698 為仲裁法。
3 工業用氫氧化鈉中氯化鈉的測定按 GB 4348. 2 進行。
4 工業用氫氧化鈉中鐵含量的測定按GB 4348. 3 進行。
5 工業用氫氧化鈉中硅含量的測定按GB 11213. 4進行
6 工業用氫氧化鈉中鈣鎂總含量的測定 絡合滴定法。本方法規定了水銀法生產的工業用氫氧化鈉中鈣與鎂總含量的測定方法,適用于水銀法生產的各級工業用氫氧化鈉。
GB/T 601 化學試劑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標準溶液的制備
GB/T 3049 化工產品中鐵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 鄰菲哆啦分光光度法
GB/T 3143 液體化學產品顏色測定法(Hazen單位—鉑一鉆色號)
GB/T 4472 化工產品密度、相對密度測定通則
GB/T 6283 化工產品中水分含量的測定 卡爾•費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80 液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T 7531 有機化工產品灰分的測定
GB/T 7534 工業用揮發性有機液體沸程的測定
GB 10479 鋁制鐵道罐車技術條件
GB/T14571.1 工業用乙二醇酸度的測定 滴定法
GB/T14571.2 工業用乙二醇中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含量測定 氣相色譜法
GB/T 14571. 3 工業用乙二醇中醛含量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
3.3設備方案
1、設備選型原則
主要設備選型的原則是技術先進、可靠和經濟合理。具體包括:
(1)主要設備選型的原則應與選擇的項目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和工藝技術方案相適應,滿足項目的要求,可獲得最大效益。
(2)適應產品質量的要求。
(3)提高自動化程序,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4)降低原材料、水、電、汽單耗,滿足環境保護要求。
(5)強調設備的可靠性、成熟性,保證生產和質量穩定。
(6)符合政府或專門機構發布的技術標準要求。
(7)在滿足機械功能和生產過程的條件下,力求經濟合理。
(8)主要設備及輔助設備之間相互配套。
2、設備方案
本項目購置生產及輔助設備共計108臺套,詳見新增設備一覽表。
3.4項目招標內容
3.5產品市場分析
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就相繼將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轉移到了精細化工,90年代之后全球精細化工迅猛發展;進入21世紀,精細化工形成了產業集群,產品日益專業化和多樣化,新工藝的開發受到了廣泛重視。目前,世界精細化工品商業化品種已超過10萬種。據美國斯坦福研究院咨詢公司的統計,2009年世界化工產品年總銷售額約為32000億美元,全球精細和專用化學品的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美元。
目前,歐美等化工行業強國精細化工率達到了60%~70%,中國精細化工率才約45%,整個精細化工行業處于成長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指南》提出,將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列為主要任務,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增長點,把精細和專用化學品率提高到45%以上;ば虏牧、高端專用化學品、生物質能源、生物化工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煤化工等均被列為了發展方向。同時,針對傳統化工產品利潤下滑的問題,《指南》中指出,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也列為“十二五”調結構的主要任務。要求三大合成材料、有機化工原料行業要實施差別化發展戰略,從“通用型”向“專用型”轉移,同時提高甲醇、電石等結構性過剩行業的準入門檻,嚴控總量,加快開發新技術、新品種、延伸產品價值鏈。相關專家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精細化工產品為之配套,這將對提升化工精細化率產生很大推力,我國精細化工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技術實力將得到顯著提高。
3.6建設工期和進度安排
本項目建設期限為2016年4月~2018月3月。具體建設進度如下:
2016年4月—2016年6月 項目前期工作及施工設計
2016年7月—2017年7月 項目土建工程施工
2017年12月—2018年1月 設備訂購及安裝
2018年2月-2018年3月 設備調試、試運行及驗收使用
4.1節能原則和標準
4.2規范和依據
4.3能耗狀況
1、能耗消耗狀況
本項目生產主要耗能是電、水,因此企業應加電力的控制管理,以達到節省能耗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本項目年新增耗電26萬度,年用水5000噸。
依據《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企業綜合能耗是指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系統和附屬生產系統的綜合能耗總和。本項目達產年綜合能耗約32.38噸標煤(電取當量折標系數)。
4.4節能措施
1、建筑節能
針對目前中國建筑高能耗、低能效的問題,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建筑節能根據國家《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本項目通過以下措施達到廠房的節能:
(1)廠房建筑按設計根據《河南省建筑節能檢測管理辦法》、服務性工程建筑和辦公樓等建筑按《河南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細則》的要求進行設計。
(2)注重房屋的建筑節能,在生產車間廠房的建設中將從房屋的結構等多方面考慮建筑節能。通過合理布置房屋的朝向、通風、采光、保溫等措施達到節能效果:建筑物的朝向采用南北或接近南北向。條式建筑物的體形系數基本不超過0.35,點式建筑物不超過0.40。強化建筑自然采光設計,維護墻體上采用高、低雙層采光窗,可節省15%照明電量。維護結構各部分的傳熱系數和熱惰性指標均符合有關規定。做好墻體、屋面、門窗工程的保溫,窗墻比不超過40%,維護墻體采用雙層保溫新型建材。
(3)其他措施
采用新型節能墻體和屋面的保溫、隔熱技術與材料;采用節能門窗的保溫隔熱和密閉技術;采用集中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采用建筑照明節能技術與產品,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系統。
2、節電措施
(1)利用科學管理方法是節電的有效措施。對動力設備和管線按規程進行定期檢查,保證設備在最佳狀態下運行,減少電損耗。
(2)采用建設部推薦的配電設備、變頻水泵等設備和建筑照明節能技術和材料,選用效率高、配光合理的燈具及綠色照明設施等。
(3)在變電室設集中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裝置。要求補償后功率因數≥0.9。
(4)采用節能型電力變壓器,降低變壓器的能耗。
(5)制定節電管理制度。
3、節水措施
本項目在建設和運營中,應嚴格按照《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采取有效的節水措施、制定節水管理制度。
(1)企業用水主要來自開發區供水管網供給。
(2)采用屋面雨水回收,作為場區內綠化補償用水。
(3)該項目應采用節水器材設備、節水的衛生潔具、龍頭、閥門等。
(4)制定節水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提高節水意識,做到防止跑、冒、滴、漏,以降低水資源的損耗。
5.1環保依據
5.2環境影響分析
5.3環境保護措施
5.4環境保護結論
綜上所述,項目建設擬定的環境保護方案、生產建設中采用的環境保設施、設備等,符合項目建設內容要求和國家、省、市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項目建成后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采用以上方法對“三廢”進行治理,符合國家環保部門要求的“三同時”原則。做到綜合利用,化害為利,廢水處理技術水平高、設備投資少。所有排放物均低于國家排放標準要求,達到預期的效果。
6.1標準和規范
6.2安全防范措施
6.3消防
1、本項目生產采用消防標準: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4)《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
7.1項目總投資
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估算為1093.46萬元,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工程建設預備費等。
(1)工程費用
本項目工程費用合計為1004.23萬元,包括建筑工程費612.50萬元,設備購置費356.12萬元,安裝工程費35.61萬元。
(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主要包括前期工作費、建設單位管理費、勘察設計費、工程監理費、招標代理費等,合計為37.16萬元。
(3)工程建設預備費
預備費用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兩部分。本項目主要為基本預備費,基本預備費按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之和為計算基數,乘以基本預備費率5%,約為52.07萬元。
7.2資金來源
項目總投資1093.46萬元,全部申請政府財政補助。
8.1財務評價依據及范圍
該項目經濟評價采用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原國家計委頒布的《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所規定的原則與方法進行。在建設內容和規模、工程建設方案和產品方案等基礎上來進行項目的財務評價。
依據項目的特點,財務評價部分主要包括財務估算、財務盈利能力分析、不確定性分析,最后給出財務評價的結論。
8.2財務評價基礎數據與參數選舉
8.3成本費用估算
8.4營業收入估算
8.5財務效益分析
8.6財務評價結論
經計算,本項目各項財務分析能力指標較好,總投資收益率16.43%,所得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4.35%,高于設定10%的財務基準收益率,財務凈現值為294.94萬元遠大于0,全部投資回收期為7.78年(含建設期);不確定性分析顯示本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第九章 申請的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據
本項目的建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及《xx市“十二五”工業結構調整規劃》的相關要求,同時,本項目購置國內先進的生產設備,項目區資源優勢明顯,項目單位技術力量雄厚,項目產品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本項目總投資1093.46萬元。由于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較大,企業難以承擔,建議上級有關部門給予大力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