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大綱
發布時間:2015-03-12作者:來源:點擊:
工業類節能評估報告書內容及深度
A.1 前 言
敘述項目由來,評估目的和意義,并簡要敘述評估過程。
A.2 總論
A.2.1 評估范圍和內容
依據評估項目的建設內容,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判斷項目所屬行業,結合行業特征,確定項目評估范圍。明確評估工作內容、評估重點、評估遵循的原則。
A.2.2 評估依據
結合項目產業性質、行業特征和建設內容,列出評估工作遵循依據:
a) 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
b) 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
c) 相關標準和規范,包括節能設計相關標準和規范,產品(或工序)能耗限額標準,終端用能產品、設備、設施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節能監測及測試標準,設備或系統經濟運行標準,能源管理與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標準,能耗計算、能量平衡、合理用能評價等通用標準和技術導則,清潔生產標準等;
d) 體現同行業國內外先進水平的資料;
e) 國家或地區節能技術、產品推薦目錄;
f) 國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生產工藝等目錄;
g) 國家和省節能評估文件編制有關規定;
h)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申請報告)等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
A.2.3 評估過程
簡要敘述節能評估文件的編制過程。
A.3 項目概況介紹
A.3.1 項目建設單位概況
包括建設單位名稱、所屬行業類型、單位性質、地址、法人代表等,簡要介紹建設單位歷史沿革、現有規模、發展規劃、生產經營情況等。................................................
A.7.1 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及消費情況
A.7.1.1 項目所在區域能源供應保障評估
分析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和供應、運輸能力、現狀負荷(容量)富余程度及近期規劃新增負荷(容量)。關注項目所在區域余熱余壓資源信息,以及項目達產后區域預計新增余熱余壓資源。
A.7.1.2 項目所在區域能源消費狀況分析
應分析項目所在區域、行業能源消費狀況,結合項目特點分析項目所屬行業能耗水平、高耗能行業能耗水平與社會平均能耗水平之間的關系。
A.7.2 項目能源供應條件及落實情況
評估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是否滿足項目達產后的能源消費需求及供能落實情況,同時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風險進行分析。評估項目能否充分利用周邊區域的市政基礎設施及余熱、余壓等資源。
A.7.3 項目對當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評估
A.7.3.1 項目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分析
根據項目所在地節能目標要求、能源消費和供應水平,定性或定量分析項目達產期及達產期所處的五年規劃期末當地能源消費增量(以政府下達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為依據)。
A.7.3.2 項目對當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評估
將節能評估階段測算得出的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與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預測限額進行對比,分析判斷項目新增能源消費對所在地能源消費的影響。
A.7.4 項目對所在地完成節能目標的影響評估
A.7.4.1 項目所在地節能目標分析
應根據項目所在地節能目標要求、能源消費和供應水平,定性或定量分析項目達產期單位地區生產總值(GDP)能耗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目標、達產期所處的五年規劃期末節能目標。
A.7.4.2 項目對所在地節能目標的影響評估
分析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量、增加值和單位增加值能耗等指標對所在地完成萬元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等節能目標的影響。建成達產后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等價值)超過(含)1萬噸標準煤的項目,應定量分析項目能源消費對所在地完成節能目標的影響。
A.7.5 項目能源消費影響評估總結
編寫項目能源消費影響評估總結
A.8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分析項目用能品種、用能總量、能源貯存、轉換、輸送分配、終端使用過程(方式)、余熱回收、新能源利用、能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對項目更科學合理用能提出可操作性建議。
A.9 結論
A.9.1 項目是否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產業政策、是否符合所在地規劃要求。
A.9.2 項目所在地的區域能源供應條件能否滿足項目需求。
A.9.3 項目是否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節能設計標準和規范。
A.9.4 項目主要用能工程(動力、空調通風、電氣照明等)節能設計是否合理。
A.9.5 項目有無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藝、設備。
A.9.6 項目是否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
A.9.7 項目用能總量以及能源品種和結構是否合理。
A.9.8 設備、工序、產品能耗及建筑能耗等是否達到國家、行業及地方規定的標準。
A.9.9 項目能耗指標是否達到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
A.9.10 項目采取的節能措施是否合理及達到的節能效果。
A.9.11 項目余熱、余壓、可燃性氣體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及效果;
A.9.12 項目對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的影響。
A.9.13 根據評估結果,從節能的角度對項目是否可行做出評估綜合結論。
建筑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報告書內容編制深度及格式要求
B.1 前言
敘述項目由來,評估目的和意義,并簡要敘述評估過程。
B.2 總論
B.2.1 評估范圍和內容
明確評估項目的建設內容、建筑面積、各建筑特征,確定項目評估范圍。
B.2.2 評估依據
根據項目的性質和類型確定節能評估依據,應包括:
a) 現行國家和地方有關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設備能效的政策、法規、設計規范、技術規程及產品標準;
k) 現行的國家、行業和地方推廣、限制和禁止(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生產工藝、建筑材料等目錄;
l) 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復函、土地預審等相關資料;項目申請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立項資料。
B.2.3 評估過程
簡要敘述節能評估文件的編制過程。
................................................
B.6.4 節能評估后項目能效水平評估
B.6.4.1 建設項目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指標
建設項目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指標按公式B.1進行計算。
qz=1000·Qz/A (B.1)
式中:
qz——單位面積綜合能耗指標 (kgce/㎡.a);
Qz——綜合能耗的年消耗量 tce;
Az——項目的總建筑面積 ㎡ 。
B.6.4.2 建設項目分品種實物量能耗指標及綜合能耗指標
B.6.4.2.1 實物量能耗指標
實物量能耗指標按公式B.2、B.3、B.4計算:
qgn=Qgn/Agn (B.2)
式中:
qgn——單位面積供暖的實物量能耗指標 GJ/㎡.a;
Qgn——供暖的年消耗量能 GJ/a
Agn——對應供暖的建筑面積 m2。
qgd=Qgd/Agd (B.3)
式中:
qgd——單位面積供電的實物量能耗指標 kWh/㎡.a;
Qgd——供電的年消耗量 kWh/a;
Agd——對應供電的建筑面積 m2。
qgq=Qgq/Agq (B.4)
式中:
qgq——單位面積天然氣的實物量能耗指標Nm³/㎡.a;
Qgq——天然氣的年消耗量 Nm3/a;
Agq——對應供暖、供電及天然氣的建筑面積 ㎡。
00001注:其他能源品種的實物量能耗指標參照上式計算。
B.6.4.2.2 綜合能耗指標
綜合能耗指標按公式B.5計算:
qpzi= qpsi·Φi (B.5)
式中:
qpzi——綜合能耗指標 kgce/㎡.a;
qpsi——實物量能耗指標(供熱GJ/㎡ 、供電kwh/㎡ 或天然氣NM3 /㎡);
Φi——能源品種的折標系數。
B.7 項目能源消費影響評估
B.7.1 項目能源供應條件及落實情況
評估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是否滿足項目建成后的能源消費需求,同時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風險進行分析。評估項目能否充分利用周邊區域的市政基礎設施及余熱、余壓等資源。
B.7.2 項目能源消費對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預測
B.7.2.1 對于新建項目,其年能源消費增量數為項目年綜合能耗消費量。
B.7.2.2 對于改擴建項目,年能源消費增量數,應為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量與其改造前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的差。
B.8 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提出評估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
B.9 評估結論
評估結論應包括下列內容:
a) 項目是否符合國家、地方及行業的節能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標準規范;
as) 項目能源消費總量及結構;
at) 項目對所在地能源消費的影響;
au) 項目能源供應落實情況;
av) 項目節能技術方案的評價;
aw) 項目能耗及能效水平的評價;
ax) 項目采取的節能措施及效果評價。
附件2、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審規程.doc
![]() |
6a701c1dd974bb053171925ecf773cad.doc (886.50 KB) |